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李资源 《思想战线》2004,30(6):75-79
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许多社会公德 ,而且非常重视公德教育。其中 ,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等都是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强调和弘扬少数民族社会公德传统美德 ,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并对如何建立这一体系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03.
法与德的冲突及其法理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军 《现代法学》2003,25(4):93-99
作为社会调整的基本规范,法与德冲突与互补同在,矛盾与互动并行。透视该种态势存在的根据,把握两种规范的社会定位,缓解乃至部分消除法与德的冲突,建立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正是本文主旨所在。实践中的执法、司法的道德化倾向不仅混淆了法与德的界限,而且背离了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04.
本研究对安徽省合肥、芜湖(含农村)、马鞍山、淮北、巢湖(含农村)、安庆、黄山(含农村)、宣城(含农村)等8个城市的2426名未成年人进行了道德观调查,并在某些内容上与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05.
《庄子》中的道就是"理之共相"或"理的理式";德是纯朴的自然本性,其主要内容是本真,平和,恬淡。本文把道与德同庄子的人生哲学相联系,认为道与德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之一端。  相似文献   
406.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定道德与生活的关系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础性课题.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道德不能"同质化"为生活的一个独立领域,道德挺立是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之一,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不能有与生活过程不同的道德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407.
该文简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容,分别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强调了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并就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和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08.
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重视家庭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视道德的社会教化;强调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濡染的影响;强调纪律、制度、法律等对道德养成教育的保障作用等。  相似文献   
409.
Legal responses to the activity of ‘squatting’ include criminal justice, civil actions, property law and housing policy. Some legal analyses of unauthorised occupation focus on the act of squatting, others on the squatter's claim to title through adverse possession. This paper explor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adverse possession which have been shaped by particular discursive constructions of both squatters and dispossessed landowners. It develops a ‘taxonomy of squatting’ by mapping the positions adopted by the Law Commission, the legislature and various domestic and European courts, in respect of moral issues thrown up by the doctrine of adverse possession, includ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faith and bad faith squatting, the landowner's duty of stewardship, and the question of compensation. By unpacking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squatting occurs, the paper develops a series of matrices to classify legal responses to unlawful occupation and to facilitate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herent understanding of law's responses to squatting.  相似文献   
410.
Modern Britishness is widely seen to be based on shared values like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respect for ‘diversity’. Can such a ‘values‐based Britishness’ be effective as a national binding agent in an era of devolution and globalisation? The idea that a uniquely ‘British’ character is based on shared values of some kind is not new.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is framed by decisions made over a century ago in the Victorian era—when the decisive shift occurred from a British identity based on religious difference to one based on shared moral values. Through political rhetoric, legislation, and the courts, Victorian governments shaped and changed the character of Britishness. The same tools remain available to contemporary lawmakers in shaping a twenty‐first century Britishness that embraces modern universal values, but also defines some more uniquely British emotional connection points around which national identity can be bui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