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111篇
各国政治   121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7篇
法律   428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347篇
政治理论   276篇
综合类   5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最近几年的几个典型案件体现了我国犯罪被害人及其亲属因罪犯无力赔偿致使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恢复的现实问题,限于中国国情,结合相对合理主义的观点,中国应建立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相接轨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2.
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逻辑关系与体系结构,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中“社会产生国家”与“国家决定社会”两种较为主流的理论观点,都明确了国家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的保障作用。马克思主义则从社会决定国家出发,强调国家维护安全的外部职能与社会管理的内部职能,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呈现嵌入性、同构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后突出强调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应当遵循国家安全中央事权与社会稳定地方事权的治理事权逻辑,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分治理结构下国家、政府、社会治理层级逻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逻辑,国家安全风险与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治理逻辑,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3.
‘Policies of multiculturalism are often criticised for undermining national identities in one of three ways and in this article I suggest why this is questionable and then point to a more plau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ore specifically, I offer a hypothesis which is that policies of multiculturalism change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I argue that this hypothesis is both theoretically plausible and empirically plausible in at least one instance. This argument is made in three stages and in the first of them I explain what I think policie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re. In the second stage I present my hypothesis and explain why it is theoretically plausible. In the third stage I use new evidence to suggest why my hypothesis is also empirically plausible in at least one instance. In the final stage I show why a sceptic who might doubt whether my hypothesis is plausible in other instances need not do so.’  相似文献   
34.
Jens Beckert 《Society》2008,45(6):521-528
There are some social issues whose significance for society nobody would seriously question but which nevertheless receive only scarce attention 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e of these is the bequest of private wealth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It is currently estimated that about 550 billion dollars are transferred annu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unting to more than 4% of the American gross national product (Havens and Schervish 1999). Not only is this a huge amount of wealth that changes ownership, but the bequest of wealth speaks to some of the core questions of sociological scholarship.
Jens BeckertEmail:
  相似文献   
35.
宗教“五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社会宗教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坚持和发展 ,是完善和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对宗教“五性”的再认识 ,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6.
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实行直接民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之一.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显示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特征.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我国农村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实行村民自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7.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坚定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 ,使中国人民信心百倍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进行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教育 ;加强革命传统的教育 ;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教育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 ;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 ;弘扬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38.
国家权利是国家就维持其存在和履行职能所应有利益而享有的一种支配自由。国家也会受到犯罪的侵害 ,国家被害的客体是国家权利。国家权利也有防御犯罪和利益补救的护卫需求。  相似文献   
39.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视同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