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3篇
  免费   122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70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篇
法律   1078篇
中国共产党   146篇
中国政治   490篇
政治理论   258篇
综合类   11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关于社会救济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形成和普遍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而显得步履维艰。因此,积极建立以社会救济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已是必然。  相似文献   
232.
目前学界对职权立法涵义多有误解,对我国有无职权立法也存在明显的分歧。依笔者所见,职权立法应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据其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职权,根据法律和其它上位法的规定精神,对其行政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执行性行政法规或规章。职权立法不同于授权立法。职权立法在法制建设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233.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组织"包括集团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单独犯罪,协助"组织"包括但不限于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的拉拢、引诱、介绍;持用骗领的出入境证件而出入境属于"偷越",但要予以适当限定。本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我国的出入境许可制度,以被组织人通过实际国(边)界线或者边防检查为既遂标准。视不同情形,本罪与其他妨害出入境管理秩序犯罪分别形成牵连、吸收或者想象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234.
从刑法谦抑的角度看,食品监管渎职罪在犯罪圈的划定上基本符合刑法谦抑的要求,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其他严重后果"等表述还存在圈界模糊、柔软的问题。食品监管渎职罪在刑罚配置方面,具有刑罚谦抑所要求的刑罚正当性、合法性和人道性。但与其他渎职犯罪相比还存在法定刑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以及增设财产刑的必要。  相似文献   
235.
通过国家追诉与法律监督的概念、内容、特性的阐述,国家追诉和法律监督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国家追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必须由国家追诉机关兼行.  相似文献   
236.
妨害公务罪的本质在于对国家权力的反抗.但其犯罪对象并非妨害公务的行为,而是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对妨害公务犯罪对象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该罪的犯罪对象应该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以及保障上述人员执行公务的物品,并且应以宪法规定为依据,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坚持司法统一原则界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3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结合我国反腐败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廉政体系建设之路。但我国廉政体系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法规不完备、问责机制不健全、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的廉政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和权利问责机制,建立立体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238.
秘密监听程序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监听在我国立法上几乎是空白,理论上鲜有研究。作者考察了西方国家秘密监听存在的三种模式,分析了我国秘密监听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状况,提出了我国未来秘密监听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39.
试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的根据 ,阐述了应遵循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 ,提出了完善该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40.
公安机关调解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 ,但现有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不合理。应在立法上将公安机关调解的民事纠纷分为因违法犯罪引起的民事纠纷和一般民事纠纷两类 ,并分别作出专门规定 ,以提高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的调解的法律效力 ,明确公安机关调解一般民事纠纷的范围、原则、程序、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