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刑诉法》中规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程序在实践中适用并不多,理论上的争议却不少。总体上,应当肯定该程序设立的积极意义,并承认其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刑事诉讼程序。在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此程序中涉及的适用范围、证明标准、权利救济等理论和实践层面出现的具体争议做出法理上一以贯之、实践中规范可行的合理解释:在目前阶段,该程序适用范围应做严格解释;证明标准应较一般刑事案件的排除合理怀疑适当放宽;权利救济应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62.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侦执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安经侦部门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为深化经侦执法规范化,应着力完善执法办案体系,以制度促规范;着力优化执法管理体系,以监督促规范;着力健全执法培训体系,以能力促规范;着力夯实执法保障体系,以保障促规范。 相似文献
63.
监狱指挥中心是监狱日常指挥调度的中枢机构,是监狱各类命令的最高下达者,是监狱战时处置的司令部,在监狱有权指挥调度的所有职能部门及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监狱指挥中心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协调性、综合性和有源性五个特征。近年来,各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取得了“成立机构,定编定岗”、“明确任务,界定职能”、“强化培训,提高能力”、“认真履职,保障安全”等方面的成绩。但是,当前国内监狱指挥中心建设中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准,情报主导警务的指导意识不强”、“职责不统一,任务繁杂多样”、“机构性质不明确,隶属关系不统一”、“信息化保障不力,智能化水平较低”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指导监狱指挥中心建设”、“明确职能定位,统一监狱指挥中心建设”、“提升民警素质,助推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支撑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监狱指挥中心建设”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4.
美国成年人监护法的改革及对我国未来民法典之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胜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1):112-116,F0003
改革前的美国成年人监护法,侧重保护交易安全,维护社会利益.设置监护后,行为能力被全面剥夺或受限成为当然结果.自六十年代起,美国的学者们对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改革后的成年人监护法即是这种一流智慧的积淀.在认定欠缺能力需要设置监护后对欠缺能力者的行为能力范围进行预先宣告,力图做到宣告的行为能力与被宣告者实际的行为能力相一致.从"全面监护"到"有限监护"可以用来描述美国改革所取得之成果.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作为近代民法过渡到现代民法之本质表现,也可以用来描述美国改革所取得之成果.美国改革的上述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Journal of Baltic studies》2012,43(3):363-388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native Russian and Finnish speakers living in Estonia to examine their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policy and usage. The aim was to paint a picture of how they perceived Estonian language policy, providing an insight into the cognitive frameworks within which they work, and in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shaping their discursive environments. For Finnish informants, official monolingualism was not normal, while de facto monolingualism seemed to be. For Russian speakers, the opposite seemed true: those interviewed accepted Estonian's official status but wanted to see more use of Russian ‘on the ground’. Their perspectives reflect their worldviews, which have been shaped by their personal, family, and community realities and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66.
规范性是法律的基本意义或重要特征.法律规范作为关于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不仅承载着解说法律规范性来源的理论使命,也作为法律规范性实现的基本条件之规定担当着诠释实证主义法学或"强制"或"规范"的法律规范理论的重任.实证主义法学从"法律之内"解读法律规范性的努力,使法律规范不仅是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的逻辑的和观念的意义结构体,而且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或表现.对法律规范的概念意义、逻辑结构体及其效力表达进行动态或静态的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系统和深入地认识法律规范问题,进而深化关于法律概念及实践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7.
如果我们承认良好的法律制度是市场推进及解决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不可缺少的规则平台,那么为了确保法律自恰性与可消费性,这种由规则组合而成的制度就必须精雕细刻,并顺从"慢工出细活"的常识。虽然根深蒂固的重实践而屈法的传统有益于一解法律无为的燃眉之急,但这无疑也是对法治精神的疏离。创业板市场立法的滞后与不周就暴露出了我国法治建设欠缺整体与系统性规划问题的冰山一角。客观地从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及其历史使命出发来进行法律的补缺与完善是立法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68.
战后,由于美军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占领当局直接主导了日本的非法西斯化改革,日本的对外政策也被纳入美国的东亚地缘战略框架内。正因如此,战后日本的"国家正常化"进程与美国的亚洲地缘战略密切联系在一起。冷战时期,日本充当美国在亚洲的"冷战"哨兵,日本在"旧金山体制"下获得"独立"和国际空间。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日本乘机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展自主权。尤其进入21世纪,日本通过参与美国的"反恐"战争,实现了海外派兵。近年来美国实施战略东移和"亚太再平衡",日本借机加快修宪活动和军事"解禁",加速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9.
反腐败重在靠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真志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15(1):50-54
反腐败重在靠法制是基于 :当前反腐败斗争实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选择 ;法制建设在斗争中的特点和优势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靠法制防治腐败提供了有利条件等几个方面。反腐败要重在靠法制约束和规范权力 ,并要注意解决好若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0.
林依彬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1)
巡视监督常态化的建构逻辑以政治监督为主旨,以构筑“三不”治腐格局为指向,以净化政治生态为粹要,以做党和人民事业的监督卫士为归旨。基于建立巡视巡察体系的均衡系统、对政治巡视的蕴涵进行再深化、开掘多元化巡视监督方式、构建巡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全方位统筹巡视队伍建设等视角,巡视监督常态化的实践向度应把握政治性、整体性、创新性、实绩性、组织性五大特征,锚定政治巡视核心目标,巩固巡视巡察“一盘棋”格局,采行多元巡视方式,创设全过程绩效管理,构建巡视队伍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