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5篇 |
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15篇 |
工人农民 | 250篇 |
世界政治 | 25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99篇 |
法律 | 777篇 |
中国共产党 | 692篇 |
中国政治 | 1328篇 |
政治理论 | 515篇 |
综合类 | 18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569篇 |
2012年 | 403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59篇 |
2009年 | 458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433篇 |
2005年 | 389篇 |
2004年 | 429篇 |
2003年 | 368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民族研究发展动态的厘析有助于及时掌握民族理论与实践以及民族学科外延的国内外进展,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研究的范式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2016-2018年866项国家社科基金"民族研究"立项项目样本的统计与归类分析,经研究发现,民族发展研究范式具有整体性、公认性和可模仿性三大特征。样本分析亦显示,新时代民族研究凸显出:融入新时代新思想与新理念、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应用信息化治理模式常态化、增进民族人文价值关怀、加速学科交叉与冷门学科发展、注重本土研究与国际视野接轨的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与此同时,东北粮食主产区也陷入了以“农民卖粮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困境。面对这一综合性的经济危机,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随后又采取了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工业基地,裂变为现代装备基地,提升为科技产业基地,成长为生态农业基地,发展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体系,并将进一步拉动和规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94.
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人类限制自己危害环境活动的途径,除了要在观念和意识上引起重视而外,还要通过法律和行政制度的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同时还应该在构建共同的生态环境伦理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95.
文章立足于言语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梳理我国言语识别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言语识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着重加以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6.
随着引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引渡原则。双重犯罪原则是其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对于国家相互之间开展引渡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自身的发展又促进着引渡制度的发展。我国《引渡法》和中外双边引渡条约也确定了这一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97.
论犯罪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兼论犯罪学的良性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研究成果应当及时转化为刑事立法、刑事政策、实务部门的具体决策以及社会公众防范犯罪的方法、手段等,切实发挥预防和控制犯罪的作用,充分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服务.当前,犯罪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面临较多的实际困难,关键在于研究成果的研发机制、中介机制、评价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脱节,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犯罪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大力推动犯罪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8.
加入 WTO 与我国检察工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 WTO 后,我国检察机关应与时俱进,重塑司法信用理念;在刑事司法中锐意进取、积极有为;坚持对国企职务犯罪进行预防,使国企以正常状态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调整民行司法工作的重心,从民行监督转向民行起诉和支持起诉。 相似文献
99.
东方社会主义的法律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指出 ,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的思考 ,经历了一个从以西欧社会为背景的研究到晚年关注东方社会法权关系转型变革的转变 ;列宁的历史性贡献之一 ,在于他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半亚细亚”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法律发展作出了艰辛的创造性探索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的法制实践结合起来 ,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之路 ;邓小平探讨了人治到法治这一法律革命进程的内在规律性 ,建构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0.
江泽民同志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论述,是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关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内在联系”。一是改革、发展、稳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存在着一种总的联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是其中最有规律性的联系;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则是这种“总的联系”中的重要结合点。(二)在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观念体系。一是具备了理论认识价值;二是生成了一系列论述观点的概念集合;三是提出了检验其理论的实践标准。(三)在实践上回答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策略措施。一是总揽全局,整体推进;二是注重关联,把握过程;三是抓住关键,巩固基础;四是先务当务之急,不务不急之务;五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