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6篇 |
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4篇 |
工人农民 | 107篇 |
世界政治 | 3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2篇 |
法律 | 301篇 |
中国共产党 | 235篇 |
中国政治 | 471篇 |
政治理论 | 223篇 |
综合类 | 7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138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Innovation Agents in the Public Sector: Applying Champion and Promotor Theory to Explore Innovation in the Australian Public Service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ah Bankins Bonnie Denness Anton Kriz Courtney Mollo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7,76(1):122-137
Innovation is critical to organisational success and is a process steered, and potentially thwarted, by individuals. However,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policy issues faced and the sector's specific contextual features, our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in government requires expansion. This study, using in‐depth case analyses of three Australian Public Service agencies,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component’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by drawing on both innovation champion and promotor theories to explore, through the lens of organisational power, how multiple human agents progress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key, and often tandem, roles of individuals at multiple organisational levels who work to inspire and motivate others to progress an innovation (champions) and those with specific power bases who help overcome organisational barriers to innovation (promotors). 相似文献
112.
刘劲青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9-13
公安微博搭建了倾听民意、反馈民声的平台,提升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惠民利民举措为社会管理创新赢得了群众基础。要有效发挥公安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应: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准确定位公安微博,更新微博服务内容;创新微博问政方法,使微博问政落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公安微博运行机制;加强微博舆论引导,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路线,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党的建设实现了由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到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再到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新布局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密切党的政治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加强和完善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处理好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4.
郭太生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4)
山西公安机关开展的阳光行动是山西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阳光行动的核心价值是群众观念的进一步确立,其思想基础是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警察人民性的一种回归,是让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公安工作。因此,阳光行动本身就是创新,而且在理念、制度、方法、机制等不同层次上都有创新。 相似文献
115.
府际关系与政府创新扩散: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亮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33-41,123
本文对有关府际关系及其对政府创新扩散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综述,并探讨了这些文献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析了府际关系,并进一步将垂直关系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将水平关系划分成竞争和学习两个维度,进而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发现了目前研究的主要特征及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文章探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及其同这些文献的关系,并对中国政府创新扩散的实践与研究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6.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娣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12(5):55-57
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走向法治化,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切具体举措都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7.
2009年8月国务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也迎来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该文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并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该文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体系是辽宁沿海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分析创新与制度的关系为基点,在分析辽宁沿海区域创新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不足之处,并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创新体系对个体化制度和社会化制度的新需求为指导,对辽宁沿海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9.
赵福利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51-52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执法办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社会治安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社会治安体系的创新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0.
张妍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81-83
对新世纪辽宁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效力。新世纪辽宁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出台政策不断增多、紧密配合中央政策以及很好地体现辽宁实际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辽宁风险投资政策缺乏,制约了风险投资活动的发展;产学研政策落实不到位,削弱各产学研主体间合作的动力以及中小企业政策操作性不强,降低服务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辽宁科技创新政策的对策建议,包括出台并落实辽宁风险投资的有关政策,健全辽宁产学研的配套政策体系,以及加强辽宁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细化与深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