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篇
  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85篇
工人农民   178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3篇
法律   661篇
中国共产党   556篇
中国政治   782篇
政治理论   425篇
综合类   15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陶爱萍 《行政与法》2006,(11):23-24
社会主义法治是法治发展到现代以后产生的一种历史形态。它除了法治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有着自己的定性特征,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社会生成环境与生成路径以及社会转型期政治参与机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认为中国发展公民社会的最佳路径是法团主义。构建法团主义公民社会的动力源于政府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学术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3.
人口众多、能源紧缺、耕地锐减是我国当前非常现实的国情。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匮乏的根本原因。个人的贪欲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老路已走到尽头,落实科学的发展现,尽快建立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延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35.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36.
和谐社会包括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是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关键。不仅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7.
我国社会的快速分化衍生了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叠加性、连锁性等特征,必须通过加强社会整合机制建设、调整社会政策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8.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天水市,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和社会不发达,所以提出了“发展是构建和谐天水的第一要义”的命题,并为破解这一命题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39.
1917年爆发的“文学革命”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社会制度由帝制而共和的变迁,社会恶劣环境状况的刺激,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学改良的积淀和新文化运动的助产,构成了“文学革命”产生的四大主要社会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重庆市开县麻柳乡的改革经验为范本,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总结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认为这四大行为要素对于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是党的传统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