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22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30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总结其基本经验,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诉求。从总体上说,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政权机关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平台;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8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价值实践活动。价值自觉是价值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价值自信是价值自觉的结果和归宿,只有对事实的高度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对事实的充分的价值自信。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想深入人心、扎根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必将铸就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必将奠定全体人民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目标而共同奋斗的重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63.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现阶段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归根到底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是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重大核心问题为导向.  相似文献   
864.
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逐步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历史地看,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被西欧社会发展迅速拉开距离,实是明皇朝276年统治所造成的.两败俱伤的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使得明皇朝成为历朝历代最腐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最严重的封建皇朝.明皇朝的覆没,以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如流星般地消逝,表明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碎裂.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转换社会政治治理模式.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三个世纪,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国终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社会转型.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自我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卓越成就,验证了这一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经实践检验,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总结为十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进行探究和多维思考,为坚定制度自信、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6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功用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体系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它没有过时,也不是有对有错。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的情况,得出新的结论。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68.
胡锦涛总书记不仅在中共十七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作了简洁明快的理论概括,而且于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理论命题。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7·23”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为主题,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所作出的具体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人本性、创新性、开放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87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的全新诠释和科学定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基本特征下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由于生态经济系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不同的区域其表现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