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02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4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01.
刘小云 《桂海论丛》2002,18(4):54-56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 ,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理论问题。建国后 ,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分析出现多次反复 ,文章拟探求其因果 ,以启迪后世  相似文献   
802.
大学生心理与大学生工作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加爵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此事件说明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学生工作内容、机制和方法存在着诸多误区,家长缺少系统、科学的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也只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没有解决“三观”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调整思路,重视大学生心理环境,增加责任心提高科学性从而有效地改进大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803.
注册商标显著性较弱,其权利行使应当受到一定限制,即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他人对注册商标合理使用.2002年修订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增加了对商标权予以限制的有关规定.商标权限制与版权、专利权限制的特点不同,在现实中表现情形纷繁复杂,因而判断中应坚持诚实信用、利益平衡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05.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工,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拉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发展目标的高度,表明我们已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06.
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既根本一致又有所区别,我们需要在科学把握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保障,使之统一于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807.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808.
经济合同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关注经济合同法律现象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的学者。我国对经济合同法律制度大量研究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历经20多年的研究,经济合同应定位为政府经济合同,即合同一方是政府机构或执行政府政策的机构,缔约双方均对政府负责,直接体现政府意志或其他公共利益要求,为了实现政府的经济政策或目的而订立合同。  相似文献   
809.
自然状态是一种前公民状态,是社会契约论说明政府权力合法性来源的逻辑起点。尽管霍布斯和洛克同为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但他们的观点却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从不同的人性出发,所描写的自然状态及自然状态中要遵循的自然法、享有的自然权利及走出自然状态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10.
本文试图分析现行教育体系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因素,并以科学发展观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