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8篇
  免费   139篇
各国政治   214篇
工人农民   254篇
世界政治   2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0篇
法律   807篇
中国共产党   725篇
中国政治   1378篇
政治理论   545篇
综合类   19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After discussing the various points of departure suggested by scholar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India, one way out of the post-development impasse lies in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development politics to the working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n the ground, and to change the methodological vantage point to ethnograph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change in approach would provide fresh insights into the working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into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India.  相似文献   
222.
Scholars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tates,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formation and war, hold one of two positions. Some agree with Charles Tilly’s historiological conclusion that war is decisiv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ness and specify key concepts, in order to explain presum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Others point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in its current form and advocate a ‘war breaks state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oth standpoints neglect the ‘sub-national’ level. While proponents of the ‘war breaks states’ thesis are missing para-sovereign zones of rule, supporters of the ‘war makes states’ approach take a juridical view of statehood and focus on ‘state strength’. The failed states paradigm guiding contemporar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 hinders an adequat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n the ground. Discussing the shortcomings of failed states approaches and state formation theorising, the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ualisation in terms of socio-political variation instead of a mere dichotomisation of order. Some conclusive questions are raised, indicat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linked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stat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22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且已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少数民族地区走循环经济之路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国内外的压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缩小地区差距等要求,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4.
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许多好的传统至今还存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诊视、保护、开发和利用。这对西部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225.
试论贵州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嵘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105-109
历史上贵州各民族创造了多种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贵州的传统农耕文化因其诸多可持续发展因素而能够传承至今。时至今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贵州农耕文化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重建,将为贵州农耕文化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26.
监狱执法理念是涉及执法和管理的根本性问题。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是社会法治文明在监狱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适应监狱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必然要求,是面向监狱工作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监狱机关要在执法和管理中努力做到依法、规范、公正、文明,重点解决好“三个不能”的问题,抓好“四种规范”,在执法工作中实现“五个更加”,促进三个方面的文明化建设。监狱机关要以正确执法理念为统揽,正确定位监狱的职能和监狱警察的职责,努力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积极探索新的监狱生产组织结构,稳妥推进监狱体制和机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推进监狱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27.
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所推行的行政改革导致这些国家的宪法在未经修改的情况下发生了巨大变迁。在民主制度方面,代议民主制转变为代议制民主、行政民主、社会民主并存的多重民主制。在人权制度方面,人权的核心内容由生存权演变为发展权,人权的义务主体从国家扩展到自治的社团。在权力制衡制度方面,国家层面的权力制衡转变为国家层面的权力制衡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制衡相结合的双重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228.
国际条约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和谐社会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理想社会,国际条约对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首先,国际条约协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冲突,为实现和平国际环境奠定基础;其次,国际条约平衡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既规范又约束国家行为,达到共赢,形成共同繁荣局面;再次,国际条约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依据与保证;最后提出,采取合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国际条约的约束范围和效力。  相似文献   
229.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河北太行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区域化突出、管理不规范、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河北太行山地区应从制度体系构建、区域间整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该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30.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