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250篇
中国政治   432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35年1月初,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1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进了遵义新城古寺巷一位黔军旅长的住宅里。晚上,周恩来赶了过来,查看了他们的宿营地,向他们通报了遵义城内及周围的敌情、民情和社会情况以及红军下一步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20,(7):F0003-F0003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红军标语为陈列主題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设有6个基本陈列室,客现真实地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在艰苦斗争环境中以红军标语为武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夺群众取得胜利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整理藏书时,偶然翻出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我漫不经心地翻了起来。这本书我原来是读过的,但十几年的工夫,竟然全部淡忘了。我为《西行漫记》遭到冷落而遗憾,更为斯诺所颂扬的红军传统的丢失而气愤。我特意在笔记本上抄录下这么两段:  相似文献   
4.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中央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以前,由邓小平同志负责编辑;遵义会议以后,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红星》报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对长征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长征途中的“红色号角”。  相似文献   
5.
陈宇 《传承》2006,(10):4-8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6,(10):16-20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大“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也促使党的临时中央作出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决策,它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了险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鲜为人知的一笔。极为险恶的军事态势1933年秋,发动“剿共”战争连遭失败的蒋介石成立南昌行营,从各地调集了100万大军和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亲自坐镇指挥,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大“围剿”。其中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兵力…  相似文献   
8.
曾纪荣 《湘潮》2006,(10):56-56
1935年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6名外国人(5男1女)其中4人是军人——李德、武亭、毕士悌、洪水。另2人是神父勃沙特和一名修女。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德国人,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时,参加苏联红军,升任骑兵师参谋长。1932年春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名  相似文献   
9.
刘晖 《学习论坛》2006,22(9):13-14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0.
林子 《党史文苑》2006,(3):9-10
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红军,从2005年11月21日起再次从江西赣南踏上长征路,2006年1月11日走到了云南昆明,成为了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因为长征的经历,是他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长征路上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他一生中最记挂着的人,所以,他虽然年岁已高,也不愿在家里怡养天年,而要再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这位老红军名叫刘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