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847篇
工人农民   265篇
世界政治   11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83篇
法律   4497篇
中国共产党   6175篇
中国政治   10816篇
政治理论   2649篇
综合类   405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2522篇
  2013年   2180篇
  2012年   2654篇
  2011年   2773篇
  2010年   2766篇
  2009年   2914篇
  2008年   2741篇
  2007年   2191篇
  2006年   1760篇
  2005年   1471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067篇
  2002年   968篇
  2001年   829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重要目的。刑法学者虽然口头承认其重要性,但在理论研究上对预防功能始终充满警惕,认为预防具有内在扩张逻辑。因此,学界提出用法教义学体系对预防进行控制。但法教义学的控制方案无法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明确的方法,显得左支右绌。预防水平实质就是刑法的调整范围和刑罚的严厉程度,对它的控制应当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以成本控制的形式进行。成本控制下的最优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规范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更加开放和统一,还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教义学控制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教义学者将体系化等同于理论统一。  相似文献   
2.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闹大"是公共治理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转型时期政策议程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对2003-2019年发生的40个"闹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级(层)政府支持是"闹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推动"闹大"成功的充分条件组合共有八种,可具体归纳为制度框架使用模式、集体施压模式、专家引导模式和暴力强推模式等四种解释模型。公民"闹大"成功是多个条件组合的结果,在核心条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适当的辅助条件更容易触发政策议程,推动问题解决。文章为公民"闹大"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新的因果解释机制,也为理解形形色色的"闹大"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考察并审视政策过程可以发现,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不作为现象大量存在。政策不作为是指决策者对社会问题“无所作为”的情况,包括五种类型:有计划的政策不作为、意识上的政策不作为、受迫的政策不作为、不情愿的政策不作为和无意的政策不作为。政策不作为的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制定者的行为模式、公共组织的信息病态、政府机构和程序的缺陷运作以及网络结构的不协调和可行性缺乏。基于此,应从政策不作为研究的四个探索方向即识别政策不作为、解释政策不作为、评估政策不作为和治理政策不作为入手,通过对其深入分析,不断丰富和推进政策科学对政策不作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推进基层监察体制改革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G市百个村(居)的调查资料,对村(居)民监察认知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村(居)民监察认知存在关注程度不高、了解程度不深、参与积极性不足,但满意度较高的认知梗阻。其中,对关系壁垒、宣传方式、腐败生态是影响监察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应通过重视社会资本的“感染”效应、创新廉政政策宣传内容和方式、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式克服公民参与基层反腐败的认知梗阻。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属于社会领域而非经济领域,如果一定要将其视为经济领域,也是社会属性极强的经济领域。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政府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新加坡成立建屋发展局,通过政府主导落实组屋政策这一基本国策,与时俱进满足人民住房需求,并以组屋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国家管理,做好社会建设。组屋政策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食品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食品监控部门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分析了德国为保障互联网食品贸易采取的监控措施,梳理了互联网销售食品、饲料、化妆品、日用品及烟草产品监控中心(G@ZIELT)的成立、职能和运行以及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和其他机构合作推广的质量验证章。德国互联网食品贸易监控采取的建立统一监控中心、监控互联网食品经营者的资质以及推广质量验证章的措施给我国的互联网食品贸易监控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理论与当代》2020,(3):46-52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脱贫硬任务如何不折不扣完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相似文献   
10.
韩萌 《理论学刊》2020,(4):76-84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欧贸易是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国际经贸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欧贸易增速已有所收窄,双方贸易颓势持续加重;从贸易结构来看,机电及零部件等双方主要的贸易品受冲击最为明显;疫情进一步激化了地缘政治矛盾,中欧产业链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破坏。虽然当前中国在疫情抗击方面已取经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欧盟应对疫情采取的各种政策将给中欧贸易的复苏带来很多障碍。欧盟错失防疫早期窗口,经济停摆期可能大幅延长;边境管控措施大幅收紧,中欧贸易流通阻力加大;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增加欧债危机风险,进一步降低欧盟市场的需求和加快欧元的贬值;中欧各种贸促活动停摆,部分中小企业订单下跌。对此,我国应采取如下纾困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中欧抗疫合作,助力欧洲加快走出疫情困局;全力以赴打通内外渠道,保障中欧商品自由流通;及时全面做好欧债危机应急预案,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升级;集中力量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开辟中欧贸易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