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振娟 《共产党人》2007,(10):54-55
清晨,我在清脆的鸟鸣声里醒来了。站在村前的小河边极目远眺,田野尽头浅山上由宁南山区迁移户建构的吊庄,房屋错落、绿树环合,隐逸在淡淡的晨雾中,犹如画境。我抑制  相似文献   
2.
汪武军 《前沿》2010,(24):F0002-F0002
杨朝云教授所著的《中国隐逸文化史》(以下简称《隐逸史》)一书近50万言,是隐逸文化方面研究的不可多见的巨著,是我国史学史上现存的较为完整的,  相似文献   
3.
张兆林  王玮 《学理论》2009,(19):90-91
竹子是士人园林的重要景观要素,之所以能够被众多的园林所种植,外在的表象是为了美化园林。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竹子刚毅正直、宁折不屈、节节向上、凌云虚心的品性与文人傲然不群、超尘拔俗的风骨神韵酷似,既是文人气质的赋形与写照,又是文人追求淡泊与清高的精神原型。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台士人的雅致情趣,士人将自身感情溶入竹子,将竹子作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在与竹子相处的环境中寻找一种精神上隐逸。  相似文献   
4.
周文琼 《学理论》2010,(5):111-112
《儒林外史》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精神风貌,作者通过一些理想人物和正面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魏晋士人的追慕。本文以王冕、杜少卿、庄征君、虞育德等人为例略谈《儒林外史》中魏晋风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汉末士风与思想学术界的变化,被荆州学风延续发展.受此滋养,襄阳隐士具有儒道兼融的文化思维,他们或出世又关心熟知世事,或能隐能显、显后欲隐.而隐居与出山的不同选择,展现的都是对于个人精神独立、自由人格的追求.这个弱小群体输送了推动历史进程的孔明.由此,<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中的襄阳隐士和隐逸文化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3)
隐逸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端于先秦,盛行于汉魏,风行于后世的各个朝代。隐士在传承和发扬隐逸精神的层面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用,他们或如儒家以邦之"有道"与否作为依据决定自己或仕或隐,或如道家顺应自然而追求身体力行的纯粹之隐,因而在隐士形象上千差万别。而孔子和庄子作为儒、道隐逸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隐逸精神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有一类特殊的人物,即隐士和逸民。他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代表了孔子对政治和世事的另一种态度。孔子对讽刺自己的隐士们充满了敬意。实际上,孔子对隐逸也有自己的追求。孔子追求的是心灵上的隐逸。当今社会中,物欲横流,世间的纷繁令人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孔子从一定意义上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在世俗中把握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9.
付琦博 《学理论》2012,(28):152-153
嵇康的隐逸思想是其自然论的玄学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摆脱世间种种矛盾的束缚,转而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的人生至境,呈现为平和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自然。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隐逸精神的继承,又因其历史承担精神焕发了个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新视野》2012,(3):95-100
隐逸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内在地体现着其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独立人格意识的萌醒,以及对自我确定的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孔子主张隐逸以志其道,将隐逸看作安仁、守仁的价值目标实现方式,或者说是实现其人格价值理想的一种手段。这种隐逸观所阐发出来的对于人的基本价值、人格理想以及人格价值实践的自觉性、自由意识的理解,既丰富了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涵,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价值理论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