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26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788篇
工人农民   1312篇
世界政治   24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6篇
法律   22216篇
中国共产党   17966篇
中国政治   29127篇
政治理论   4635篇
综合类   764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728篇
  2022年   921篇
  2021年   1155篇
  2020年   1125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1654篇
  2014年   6275篇
  2013年   5485篇
  2012年   6680篇
  2011年   8662篇
  2010年   8576篇
  2009年   8243篇
  2008年   7217篇
  2007年   5965篇
  2006年   5875篇
  2005年   3565篇
  2004年   3402篇
  2003年   2942篇
  2002年   2561篇
  2001年   1858篇
  2000年   1150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党建研究》2020,(1):16-2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3.
社区矫正法废止收容教育制度档案法(修订草案)围绕社会治理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  相似文献   
74.
知识论以自然科学、伦理、艺术、神话、宗教等知识为基础,研究知识的性质、界限、来源和效力等。科学技术作为知识论重要的知识源泉,它的发展历程对知识论的超越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主客体的变革,不仅彰显知识边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而且彰显人类从自然和社会禁锢中不断得到解放的历程。科学技术的特质与同时期知识论的性质具有一致性。科学技术获得方法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社会科学、社会领域不断拓展,成为知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科学技术证实的三个因素即基础的公理、联贯的理论和谐与外在基础,被知识论肢解为基础主义、联贯论和外在主义三种证实理论。科学技术功能的演进与知识论研究目标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科学技术与知识论具有多元关联性、内在逻辑性、相对独立性、历时演进性与共时并存性、科学技术和知识论与其他知识具有融合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75.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在京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完全赞同、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相似文献   
76.
77.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8.
《过客》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出独幕诗剧,描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荒诞世界,即"绝望而反抗"。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这一作品解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营造荒诞的文本质地时运用了偏离手段:语篇偏离颠覆了读者原有的认知图式;语义偏离加强了这出诗剧的形而上意味;体裁偏离突出了"走"这一哲学性质的戏剧动作。  相似文献   
79.
法言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