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6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1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504篇
中国共产党   601篇
中国政治   1716篇
政治理论   284篇
综合类   8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32.
《浙江人事》2006,(4):44-45
她是中国IT集成服务业的奠基者,带领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进军国内尚少有人涉足的IT全面系统服务领域,跻身中国十大集成服务商、中国电子政务百强企业,成为中国集成业内一道闪亮的标杆。  相似文献   
33.
张玉龙 《台声》2006,(2):28-29
在海峡两岸同胞深切悼念和缅怀汪老的日子里,我作为有机会采访过汪老的一名涉台记者,深深感到汪老的离世,的的确确是两岸同胞的“心头之痛”。今天,在送走汪老的?别时刻,我再一次取出了10年前在上海和平饭店汪老会见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的一段“原版录音”,再一次觉得,汪老在处理两岸事务上不仅具备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刚性?持,同时具有睿智儒雅、谈笑风?的大家风范,既让远道而来的来宾感受到了长者一般的亲近感,又让我们在现场采访的大陆与台湾的记者尽情感受到了汪老的个人魅力。?是在1995年?节的前三天。时任台湾…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论述了现代女性散文追求真情实感、行文直白坦率的写作风格 ,通过梳理其在各个时期呈现的创作情形 ,展示了女性散文的创作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5.
36.
茨威格般的忧郁弥漫开来。徐静蕾的气质是适合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中文电影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人性情感,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距离多大,都是不会有落差的;而《异端的权利》则是“一部陌生男人的来书”,当今小资一代恐怕知之甚少。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这是《异端的权利》这一思想性标题后面纪实性的副标题。公元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被加尔文送上日内瓦的火刑堆。仅仅因为他是“异端”,仅仅因为他持不同“圣”见。于是,“异端”只剩下了“死亡的权利”。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以令人发怵的笔触,描述…  相似文献   
37.
于苇 《传承》2006,(3):28-32
“红色女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它不是一种职业,更多关涉信仰。红色女性是各个时期的优秀革命女性和先锋模范,她们的心路历程凸现时代的精神影像。  相似文献   
38.
从时间意义上讲,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及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40.
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女工的需求成了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首选,男女比例高达1:10在一些企业普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进城务工女性约有150万人。这一浩浩荡荡的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生理特点,正经历着工作和生存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