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06篇
工人农民   161篇
世界政治   3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1篇
法律   1714篇
中国共产党   4607篇
中国政治   3942篇
政治理论   525篇
综合类   10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2061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公民与法治》2006,(7):53-53
史庄村位于保定市近郊,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的决定和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2005年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  相似文献   
142.
一月大事记     
《人大建设》2003,(10):5-5
  相似文献   
143.
张驰 《法人》2007,(10):35-37
农村集体经济改制目标的不清晰,是造成新华村集体资产去向不明的主要原因位于长江之滨的新华村,在江苏省常州市老百姓的眼中,曾经是常州集体经济辉煌的代名词。城里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经创造了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4.
法官讨债记     
安宁 《检察风云》2007,(24):24-25
一位商人向一位法官借了10万元钱不还,法官威胁要打官司,结果可想而知,商人将必输无疑.但是,结果却是法官被送上了法庭.2007年9月7日,曾任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的李军,因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相似文献   
145.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07,(24):50-51
在楼顶上筑建袖珍花园,本想可以陶冶情趣,修养身心,却不料惹上了一桩恼人的官司.2007年10月25日,江苏省首例因楼顶花园引发的纠纷案,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  相似文献   
146.
许细燕 《政法学刊》2006,23(3):86-89
当前,刑事案件侦查中是否尊重人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绑架案件侦查中涉及到多方人员基本人权保障问题,引人注目,尤其公开绑架人质案件的接连发生,使人们对绑架案件的人权问题极为关注。人权观念在绑架案件侦查中的确立与发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质安全第一”观念的提出和实践;二是从一元安全观到多元安全平衡价值观的思辩;三是可持续性侦查策略与措施的凸现。  相似文献   
147.
施维勤 《创造》2004,(5):17-18
在蜚声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西南约3公里处,有个梨花飘香、玉水长流的村子——长水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531户人家2043人、党小组6个、党员111人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甘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乐做云岭先锋的实践青”,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奔小康的路子,年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市、县委列为党建工作试点村,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全省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试点,其做法及经验被市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8.
149.
曲延志 《中国工运》2010,(11):59-59
一是报名无障碍。只要具备临时居住证等有关材料.其子女就可顺利入读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的城区学校。二是就近入学.合理统筹安排。三是与当地学生同样享受“两免一补”等教育助学政策。  相似文献   
150.
“一分为三”命题包括鼎立统一。在中国哲学史上,鼎立统一即三足鼎立是有地位的。后来在谈“三”色变的氛围之下,鼎立统一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现在应该充分认识它的哲理性,肯定它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