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西西 《法制博览》2010,(11):5-5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知。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2.
一本《三国演义》,最让人解气的无非是"张飞鞭杖督邮"这一章.尽管《三国志》和《典略》都证明实际上这是个"冤案",动手"鞭杖督邮"的恰恰是刘备,而老百姓却不太计较"历史的真实"--"谁打也是打,这种家伙谁都打得.""巡视"机构的威严、公信、道义的形象被"鞭杖"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43.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一节。关羽为报曹承相厚恩,居然敢违诸葛丞相之命,拿国家利益作交易,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按现在的逻辑讲,这算不上叛国也得是通敌。然而,关羽的“叛国”和“通敌”千百年来非但没有激起国人对他的愤恨,反而觉得他很有情有义,很够哥们儿。关羽后来被神化为仁义的化身,既和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关,也和人们推崇他重情义有关。  相似文献   
44.
赵璐 《前沿》2011,(24):214-216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广泛吸取民间传闻、说唱故事、戏曲题材以及史传内容的成果。在数百年的版本演变过程中,经过不同创作者的改订,其文体演变的轨迹清晰可循。从文体学的角度考察它成书过程出现的体式及其具体生成过程中主体精神结构的演变,将会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意蕴。  相似文献   
45.
杨晓 《学理论》2014,(5):166-167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位个性鲜明,悲剧色彩浓厚的英雄。无论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还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最终毁灭所带来的惋惜和悲痛,都体现着周瑜的悲剧性。深入周瑜功绩彪炳的人生,通过对周瑜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两方面的分析,展现周瑜身上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46.
张强 《金陵法律评论》2006,3(5):125-130
节奏是作品内在的旋律.赤壁之战的节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言语与语言.赤壁之战的语言可分为叙述性言语和人物言语.这两个部分不但创造了赤壁之战的艺术审美情境,而且还?构 起到提升<三国演义>艺术质量的作用.二是时间与空间.作者用八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将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拉长,多层面地强调空间在故事中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时空节奏.三是情节与非情节.情节与非情节作为赤壁之战的叙事节奏,不但决定了故事的发展速度,而且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47.
史学中的国家学说——“大一统”国家理念的实践 中国古籍中没有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分类,更没有国家学或国家管理学。这些学问主要保存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之中。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相似文献   
48.
李斌 《今日浙江》2014,(23):62-62
正"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然而,勇敢有时不是没有成为败事之端的可能。《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可谓勇敢的反面典型。阉党祸乱朝纲,他力主诛杀宦官,董卓擅权营私,他统领十八路诸侯讨伐。然而,他举大业的雄心,远不如割据一方的贪心强烈。吞并了"冀青幽并"四州还不够,又同曹操争霸中原,最终失败覆亡。曹操评价他:"干大事而惜  相似文献   
49.
李黔云 《当代贵州》2013,(20):60-60
读书是打小的爱好。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读物,几乎是拿到什么就读什么,从参考消息、解放军报到各种连环画。记得为了买齐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我把妹妹买冰棍的钱也"借"了。中学阶段,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以及当地的图书馆是我消磨时间的最佳场所。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览各类书籍,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科普等,几乎没有我不感兴趣的。书籍成为我自由徜徉  相似文献   
50.
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进军西南,邓小平戎马一生。他既能上阵破敌、功勋卓著,也曾治国安邦、下马编书。“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硝烟弥漫的前线,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满图书和杂志,如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等。1970年,在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后,正下放江西参加“劳动改造”的邓小平,及时委托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当收到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些精神食粮后,他非常高兴,彻夜研读。除了军功、政绩之外,邓小平与新闻出版事业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