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海亮 《传承》2008,(7):11-11
刘绍安与张志久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前的一个晚上,张志久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刘绍安被惊醒了,便有些好奇地问:"兄弟,在想什么呢?"张志久说:"这上战场倒没什么,死了也就死了,可我放心不下家里人啊!"原来这样,刘绍安便劝慰道:"俺山东老家也有老母啊,说实话,谁不挂牵呢?"顿时,两个汉子都沉默了。  相似文献   
32.
上甘岭战役     
高峰 《传承》2009,(9):22-23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  相似文献   
33.
我的老家在山东梁山。虽说不是《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但民间的尚武风气很重,从小我就学得一点功夫。16岁那年我参军,很快练得一手好枪法,再加上打起仗来脑瓜子灵活,入伍两年后被首长看中,让我给他当警卫员。之后,从华北一直打到西南边陲,还参加了抗美援朝。身经百战,我最难忘的还是在朝鲜的几场硬仗,尤其是上甘岭战役及其前后的一些战斗。大水洞:孤胆逞英雄1950年,战火烧到鸭绿江。我们部队从云南"紧急转移"。在河北,我们装备了苏联枪械。一天,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怕不怕死。我说不怕。于是,我被调到志愿  相似文献   
34.
张建 《世纪风采》2010,(3):35-36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役,在仅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敌我双方共投人了10万兵力,反复争夺了43天,最后我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在此役中,志愿军炮兵二十一师二0九团战功卓著,“喀秋莎”火箭炮在上甘岭战役中尽显神威。步兵战士特别喜爱“喀秋莎”,称之为“炮兵之王”。  相似文献   
35.
古琳晖 《党史博览》2012,(12):22-24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侵朝美军对金化以北五圣山上甘岭地区发动了一次自称为"最猛烈的攻势"。此役,敌人在3.7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阵地上,投入6万多兵力、300多门大口径火炮、100多辆坦克,每天出动飞机70多架次。经过40多天的激战,敌人在付出了伤亡2.5万余人的代价之后宣布:"这次攻势彻底破产了。"由此,上甘岭战役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兄弟部队的有力配合。被誉为"世界战争史上著称的阵地防御战"的西方山阵地防御战,同上甘岭战役一样,打得壮烈精彩。原第十五军参谋长张蕴钰曾对参战官兵说:"你们西方山打得很好!因上甘岭的出名而把你们给掩盖了。"  相似文献   
36.
古力  陈刚  楚春秋 《党建文汇》2007,(10):42-42
许多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美军为什么会惨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但不管怎么说,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国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了。  相似文献   
37.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半个小时后,美第八集团军第七师和配属的韩二师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先后向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枚。阵地上空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此打响了。  相似文献   
38.
古力 《党史纵横》2006,(2):42-43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一战为什么会失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50年前的战火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军队。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在今天看来,这似乎是恐吓,可当时的事实是:在…  相似文献   
39.
刘明钢 《传承》2010,(1):40-41
<正>秦基伟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战将。特别是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他所率的十五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更不同凡响的是,1988年,已经74岁的秦基伟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秦基伟认为,"记日记是最好的学习形式",他自1937年开始记日记,直至抗美援朝,枪林弹雨十数载,竟一日不落。  相似文献   
40.
由沈阳白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画册《胜利通途》,是一本战地速写集,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当年在战地以日记和速写形式对那场战争的真实记述。该画集重点反映的,是作者所在的志愿军工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负担战斗工程保障任务的战斗场景,以及志愿军与朝鲜军民的亲密友谊。这些来自火热战斗生活一幅幅速写,真切感人。从架设赴朝第一座鸭绿江浮桥,保证了首批入朝部队跨江作战并取得首战告捷开篇,到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急造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