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徐反根 《人民调解》2006,(10):43-43
当刘胡兰从容躺在反动派的铡刀下视死如归当董存瑞毅然举起炸药包英勇献身那一刻他们没有对党一丝一毫的索取也不曾想得到一点一滴的回报  相似文献   
22.
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用“孝”作为维系家族世代传承的道德准则,从而达到人伦社会的高度和谐。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芦衣顺母”、“丁郎刻木”、“卧冰求鲤”、“尝粪忧心”等故事,通过年画、木雕及地方戏曲等形式润泽着农耕文明的大美文化。  相似文献   
23.
一个人没有孝敬之心,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久前,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里增加了拒招不孝子一款。在录取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有不孝行为,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和反映,调查属实后,北京大学将不接受这样的考生。百善孝为先。孔子当年制定孝的标准既有可操作性,又有人性化。他认为孝就要合乎礼仪,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相似文献   
24.
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用孝作为维系家族世代传承的道德准则,从而达到人伦社会的高度和谐。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芦衣顺母、  相似文献   
25.
赵玉环 《工会论坛》2005,11(4):122-123
受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特别注重孝道,不孝被视为严重的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今天,“不孝罪”的大部分精神和条款已失去意义,但尊敬、赡养老人的精神仍可被当今的立法所吸收。  相似文献   
26.
案情简介:某村村民马玉的长子石祥,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于2003年刑满释放。石祥刑满释放后,恶习不改,经常欺邻骂众,打骂父母,虐待其13岁的儿子。尤其严重的是。在2004年4月的一天晚上,石祥欲对其17岁的养女进行强奸。被母亲马玉得知后将该女救出。数日后,马玉趁石祥不在家将该女送出去打工。石祥得知后,恼羞成怒,经常持械责骂其父母,追问养女的去处,并扬言要杀死全家。  相似文献   
27.
"要想升迁,首先要有父母德孝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近日,河北省魏县一则关于干部任用的规定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恪守孝道不见得就忠于职守;有人则认为百善孝为先,对亲人不孝则公德难存,无法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28.
周贤君 《法制与社会》2012,(8):232-233,247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大学生出现了自杀、弑父、弑母等不孝极端行为.本文从中国孝文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产生不孝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大学生不孝极端行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潢川县副科级干部蔡德强家有一套大面积楼房,却让母亲住不足7平方米的杂物间。潢川县县委书记日前得知后,当即作出批示即刻组织调查组调查核实:一名党员干部如此不守孝  相似文献   
30.
《法制博览》2008,(21):31-31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