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李文奇 《春秋》2011,(3):8-1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山东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刘冠三等人生在高密、长在高密、心系高密,努力推动高密独立,高密的革命运动便具有不同凡响的"样本"意义,更加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62.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相似文献   
263.
刘培 《湖湘论坛》2012,(6):105-112
周紫芝的辞赋清晰地展示了两宋之际文风由深刻沉郁向平易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转向。而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朝廷在靖康之难后没有能积极团结朝野各种力量以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而是在对金国的政策上包藏私心,态度暧昧,尤其是秦桧专国时候的高度专制,把文人朝政强行推出政治之外,推向求田间舍和享受生活。周辞赋中所表现的由沉郁愤懑到空幻失落再到随俗沉浮的转变,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心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64.
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它废除了“朕即国家”的专制政体,开创了国家由君王集权走向阶级分权乃至资产阶级内部实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格局,是一大历史进步,也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西方议会的运作及保障隋况,  相似文献   
265.
李凌 《传承》2012,(7):66-67
“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孙中山为了宣传革命和探索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在欧美各地奔波考察,认识到中国过去之所以贫穷落后,在政治上是由于专制腐败,在经济上主要是由于工业不发达。  相似文献   
266.
267.
刘新 《现代人事》2001,(6):41-41
一千多年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创立大宋王朝。建国后凭着他对官场的观察,深知官吏“贪浊”,为了整治官吏腐败,也为了集中皇权,他推行了“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使官员职、权分离,名实混淆,任何官员都无法集中权力、威望于一身;使得天下的官遍地都是。当时有一种戏叫滑稽戏是这样讽刺这种现象的:  相似文献   
268.
辛亥革命从改良到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驱逐侵华的帝国主义列强三个方面唤起了海外华侨的民族觉醒。这种民族觉醒,对此后华侨支援祖国民族民主革命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69.
奚仁德 《前进》2001,(5):23-24
在20世纪的中 国,发生三次历史性的 巨大变。第一次是辛亥 革命, 第二次是建立新中国,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而 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时代最后终结,但是它最终还是失败了。只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历史巨变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且这两次历史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的。两次历史巨变的过程时跨80年,几乎等于一个世纪。因此可以说,中国的20世纪是中国革命的世纪。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20世纪之路。 细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逐渐就会…  相似文献   
270.
社会主义情结绝不是无因之果 ,它源于人们对现实社会苦难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人类社会经过奴隶制、封建专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最终由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才使人类社会走向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