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175篇
世界政治   4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2128篇
中国共产党   2184篇
中国政治   2483篇
政治理论   624篇
综合类   7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865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片面强调巧为、智为,那么见义勇为就会变得迟钝、犹豫,没有震慑力。  相似文献   
92.
陈统奎 《南风窗》2010,(22):63-65
制定"大学章程",让学术、行政、政治三权各归其位,不折腾,已经不是大学校长的个人愿望,国家已授权复旦大学等高校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93.
海德格尔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人手,通过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强调在个体化的生存时空中向着自由本真的个人抗争,展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路向关于个人的生活理想;马克思则将个人的生存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中,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进行社会历史分析,指明了实现自由个性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方向,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4.
讲良心     
剑华 《党政论坛》2010,(6):64-64
无愧于事,莫如无愧于人,无愧于人,莫如无愧于心。这"心"显然指的是良心。讲良心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于一个社会,对于一个团体,最让你寒心或失望的,  相似文献   
95.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便利个人外汇收支,简化业务手续,规范外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6.
我国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个人使用公款。如果为本单位获利息,将本单位公款擅自借贷给个人使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司法实践中有不同意见,有必要进行研究。我们从分析研究金某、王某挪用公款、贪污一案中,可以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7.
公共精神的价值与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张个人权利、自我利益意识觉醒,由此,"个人"日益地鲜明起来,而"公共"却在逐渐地黯淡."公共"在人的头脑中似乎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诸如公共物品、公共利益、公共精神也似乎太理想化或者太浪漫,因此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然而,过于看重私人地位和私人生活,必会有脱离公共生活的危险;过分主张个人权利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丧失了公共责任感,如此,何来信念和能力来提供人类所需的公共服务、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消除疾病、缓解贫困、遏制环境退化,达到全人类的幸福这一最高的善呢?由此可见,关注公共精神价值与功能,探索公共精神培育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蒋光宇 《奋斗》2002,(8):55-55
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近些年来媒体常见、领导常讲、耳熟能详的说法。说法没错.道理也很正确,但实际实行起来,就未必是那么回事了。特别是,当提高个人素质对提拔晋升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将工夫下到别的地方。什么方面呢?一下子很难概括的全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权力。权力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相似文献   
99.
100.
杰罗姆·柯恩。一个美国人。一个研究中国法的美国人。一个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美国人。一个风趣、幽默、可爱、可亲,充满睿智和激情的美国人。1972年5月20日,柯恩先生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第一次走进他梦想过许多次的北京。一种好奇,一种兴奋,一种喜悦,一种责任,一种自豪,造就了他与中国人之间30多年来美丽的情结。200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老同学虞平(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打来越洋电话:“你不是一直想见见柯恩教授吗?他正在北京,建议你去拜访他……”于是,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咖啡厅,我们第一次相识了。也许是他的感染力,也许是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