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163篇
世界政治   3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1709篇
中国共产党   2133篇
中国政治   2371篇
政治理论   607篇
综合类   6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有你才幸福     
王磊 《学习导报》2013,(10):28-28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有你才幸福》,涉及养育儿女的艰辛、丧偶老人的孤独、子女争夺父母房产的不堪等等社会焦点话题,有观众评论说哭了几次也怒了几次。人人都会老,老龄化不只是老人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命答题。  相似文献   
252.
罗永怀 《法治纵横》2013,(17):35-38
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控辩双方力量对比是不同的,公诉案件是国家与个人的对抗,自诉案件是个人与个人的对抗,两者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同,需要合理分配自诉人与被告人的举证责任,使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53.
<正>提升国人的幸福指数,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厉行法治。法治不仅仅是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保障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法治不仅应该成为一种治国方略,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2年4月,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在各种幸福指数的衡量指标中,除了个人的收入等因素以外,社会因素也很重要,影响到幸福指数的社会因素包括安全感、社交网络、贪腐等因素。这些因素其实都和法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些问题涉及收入分配的公正、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公正高效、对个人权利的充分保护、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都有赖于法治的健全和良好运  相似文献   
254.
李清华 《中国民政》2012,(10):48-48
军队离退休干部离开熟悉的军营,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因地位的变换,难免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因角色的转换,可能对老军人转成新市民感到不习惯,对老本钱与新贡献感到不相称,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因部队的传统思想与社会的时尚观念不合拍,难免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费解,导致老观念与新思路不融合。上述矛盾时常撞击着军休干部的思想、影响着军休干部的情绪。  相似文献   
255.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人,也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的人。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涵,从理论上来讲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唯物史观,并运用之来研究、分析问题;从现实上来讲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哲学基础,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56.
阅读的价值     
李启明 《前线》2013,(6):84-84
都说阅读的价值不可斗量,但其价值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57.
面对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和无可奈何。我到底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有什么关系?个体的思想、价值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问题的根源。本文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维范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矛盾根源在于复数的"我们"和个体的"我"之间的思想症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具有个体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个体化特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选择必须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价值取向,调整好"个人—社会"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58.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1):8-8
陈录雪:没钱也要尽孝 成都双流县今年60岁的陈录雪几年前买来一辆二手轿车,改装之后,带着99岁的母亲周游全国。据了解,陈录雪是退休员工,妻子没有工作。他表示,“不能因为自己没钱就不尽孝,如果等到我们变成有钱人再尽孝,可能父母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259.
钟萍 《求是》2012,(13):48
最近,我国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接连涌现,令人感动。特别是黑龙江省女教师张丽莉、浙江省客车司机吴斌、北京卫戍区某团班长高铁成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被誉为"最美中国人",在全社会广  相似文献   
260.
分寸     
倪匡 《工友》2012,(9):49-49
再熟,也要有分寸。人际关系,十分复杂,其间的学问之深,学上一辈子,也未必学得会十之一二。有云"人情练达即文章",十分有道理,说穿了,也就只是一个原则——遇事多替他人想想,不要只为自己,不为别人。有了这个原则,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有三分光了。根据这个原则,对一个很熟的人,不论熟到了什/厶程度,也不能没有分寸。这分寸自然和对完全陌生人或半生半熟的人不同,可是也绝不能没有分寸。这种分寸就是要人明确地知道:两个人之间再亲密,也必然是有距离的,不可以连这一点距离也当做不存在。把“亲密无间”当成了真正的没有距离,在相处完全不讲分寸,唯一的结果就是距离愈来愈远,甚至有可能一下子成为陌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