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民主化与研究方法》(Democratiz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by Michael Coppe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376p.)本书是对民主化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系统考察和批判。民主化文献揭示了各种研究路径的优点和缺点,而对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批判则使广泛而又令人困惑的民主化研究得以成立。本书认为,比较政治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即个案研究和比较历史、形式建模与大样本统计分析,分别较好地完  相似文献   
52.
张舸 《思想战线》2008,34(1):110-114
我国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本体研究主要经历了初始期、拓展期、细化期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程度副词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个案研究和近义词辨析三个方面.进行程度副词习得研究,应注意开拓领域,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案研究的价值与理由是不依赖于科学——实证化研究而独立成立的,拿量化的标准,以代表性、普遍性去拷问个案研究,只会对以质性研究为目的的农村研究带来伤害。对于复杂事件和过程的叙述有其独立实践的空间,与科学——实证化研究的分析进路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的,它们共同丰富着当下的农村研究。  相似文献   
54.
金雁 《南风窗》2012,(22):9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本书对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并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55.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逐步推进,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已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潮流.社区治理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并被积极探索.然而,社区治理一直未能走出自治不足的困境.通过对重庆市Y社区的个案研究,本文认为,应当以社区各类组织的角色、功能、关系的合理定位为基本思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6.
郑民生故意杀人案之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为关注。当前我国处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多发期,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在犯罪人、被害人、行为方式、危害程度上都不同于一般暴力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极强、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人心理异常、被害人群特殊、犯罪后果严重、示范效应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防控这类犯罪的艰难性,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控措施,以减少这类犯罪的多发。  相似文献   
57.
邓姿 《求索》2012,(7):142-144
七月派小说的出现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文学现象,内蕴着厚重、复杂、另类的现代性品格,因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长时间内从文学史中被驱逐与分离。新世纪以来,七月派小说被重新发现且沿着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流派的综合研究两个方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研究态势。这是对刻意遮蔽领域的揭秘,是对无奈缺失环节的找回,也是学术研究具有蓬勃生命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8.
高雨芹 《学理论》2013,(18):300-301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日趋扩大,研究生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研究生有效教学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研究生有效教学的个案研究,分析研究生有效教学的现存问题,为促进和完善研究生有效教学、提高研究生人才质量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9.
涵养学术,讲求的是学有所本,渊源有自。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代学者都把历史作为涵养学术的必修功课。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对历史最为重视的民族,将历史视为知得失、辨善恶、明是非的镜鉴。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