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0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经济合作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随着中俄之间安全问题的解决,经济合作正逐步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动力,这些为中俄推行“经济外交”创造了前提条件。中俄两国同时推行“经济外交”将为两国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但由于“经济外交”具有两重性、非主导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也将给两国带来如何协调彼此经济利益和政策带来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42.
关于开创中俄经贸合作新局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争取尽快打开与俄罗斯进行经贸合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前提下采取突破性对策:扩大对俄罗斯的农副产品出口、农业劳务输出及加强农业技术设备和食品、饲料工业领域的合作;实现大型骨干企业的横向联合及加强中小企业的直接对接合作;共同开发油气资源及加强能源动力合作;联合研制高新技术项目并使其成果产业化;改革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的同时实行"大经贸战略",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实现中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43.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周年,有必要对共建“一带一路”作一个阶段性总结。“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十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五通”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展望未来,中俄“五通”合作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4.
徐博 《东北亚论坛》2023,(3):65-80+128
“东转战略”是俄罗斯的重要对外战略。本文从国际秩序的视角出发,分析国际秩序转型对于“东转战略”的重要影响。国际秩序是一个由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共同构成的概念,其主要由权力格局、主导规范和制度安排三者组成。当前国际秩序转型表现为权力格局方面“复杂两极”的出现,主导规范转型体现为政经合一观念和新兴治理观念的兴起以及制度安排方面多元化、竞争性多边制度的出现。这些变化促使俄罗斯力图通过“东转战略”来寻求构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加强与亚太国家在货币金融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加强支撑“东转战略”的多边合作机制。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需要面对远东地区由权力格局转型引发的安全风险,由主导规范转型引发的能源合作变化以及由制度安排转型引发的多边合作对接等问题。在国际秩序转型的背景下,中俄可以在区域安全合作、金融和高科技合作、绿色发展对接乃至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互动,进而维护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5.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正确的历史选择。感情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充实和深化这一关系的两个基本支柱。扩大人文交流增强双方信任度,加大双边经贸和科技合作力度、促进共同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必将有利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欧亚大陆新的地缘政治中心,各大国和各种国际势力纷纷进入,对该地区事务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加上中亚五国内部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使冷战结束以来的中亚地区安全动荡不定、前景未卜.中俄两国作为中亚最大的邻国,其战略协作对于稳定中亚局势,巩固地区安全,促进地区繁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全球化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共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转型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其间,中俄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协调之中。如何对中俄关系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处理好未来中俄关系的关键。把中俄关系定位为“共生性”关系比较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就这种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证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8.
2024年,中俄将迎来建交75周年。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从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的定位历经数次提升,稳步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当前,中俄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具有强劲内生动力和高度成熟的一对大国关系,堪称当代国际关系的典范。在中俄双边关系方面,中俄两国需要继续推进务实合作。在维护地区和世界稳定方面,中俄两国的双边关系存在溢出效应,对世界安全、稳定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中俄两国需要继续就转向东方和面对西方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周边国际环境,并避免在两国关系性质的判定方面出现异常。俄乌冲突的发生使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出现了“新格局”。对中俄而言,“新格局”意味着整个世界的供应链、产业链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能源体系的变化、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以及北亚板块的出现。中俄两国需协作提高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协作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带来的挑战;协作外交事务,提升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创新性发展,聚焦对中俄和所有金砖国家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互联互通、产能建设、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49.
中俄关系经过了15年发展历程,现已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稳定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不断加强。随着中俄在经贸、能源、投资和文化交流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扩大,中俄关系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0.
史论结合 见微知著——《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渤博士托我为其新著<俄罗斯政治与外交>①作序,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力所不逮的事情.大凡为人作序者,不是名人大家、高官首长,就是业界泰斗、学问导师,而我一介平平书生,实在是不敢为之.但无奈难却李博士的盛情,我也不得不班门弄斧,权且将拜读李博士大作的感受和自己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一些心得做些梳理,既是完成李博士交付的任务,更是找出自己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