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283篇
中国共产党   813篇
中国政治   1112篇
政治理论   241篇
综合类   3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郗戈  张梧 《理论导报》2015,(2):62-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关键在于集传承、创新于一体:以文化传承涵养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传承,以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发展。树立传统文化转化的标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转化的合理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852.
北京非体育高校的武术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如学习课时少,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学武的需求差距较大,忽视武德礼仪教育,武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建议:从结合传统武术本质入手丰富高校武术课程内容;提高武术教师武术理论修养;将武德和礼仪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弥补武术课时不足,从而实现武术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853.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探索自我治理的重大成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从过去的历史传统、当下的法治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来把握其丰富内涵。遵循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循常不变的逻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华法系的新阶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华民族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赋予中华法系新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华法系必将回到世界法治发展的舞台中央。中华法系的新阶段将迎来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以中华民族为主体所构建起来的本土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赋能前提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缜密的内在逻辑,即内生性联系、现实性需要和民族性表达;从赋能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价值指向、思想主张,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以及向心力;通过立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民族叙事、数据驱动及政党引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内涵延伸。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建设、内容建设和形式建设,从而进一步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土特色和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855.
在纷繁复杂的众多理论体系和文化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其独具的科学性煜煜生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包容性绵延不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时代要求,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实现两者结合,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入手探索其契合条件,进而在理想社会、以民为本、辩证思维方面探寻其契合表征,同时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助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5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二者“相结合”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者“相结合”的理念经历了以马克思主义批判总结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期”“批判继承期”“挫折调试期”“吸收借鉴期”和“转化创新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充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857.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核主要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民胞物与”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观、“以时禁发”的生态治理观。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也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性与人本性、传承性与变革性、普适性与超越性。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契合了当代生态文明崛起的大趋势,能为化解当今全球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58.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历史自觉”这一重大命题。全面深入理解历史自觉,需要在大历史观视域下系统考察其思想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历史自觉是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自觉,是对五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自觉,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自觉,是对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势的自觉。历史自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提供了思想遵循,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强历史自觉,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59.
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精神,是和合智慧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兼容并蓄精神的强化以及朴素平等思想的延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崭新课题。厘清这一“新的结合”的可能性、必然性、必要性,深刻理解其价值定位,不断探索其实践路径,有助于我们全方位立体式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对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