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247篇
中国共产党   2638篇
中国政治   2664篇
政治理论   525篇
综合类   80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基础,也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2.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志士仁人关于为政者戒奢以俭的名言不胜枚举.不少至今依然耳熟能详。古代宝贵的思想资源固然要继承。但我们更要从现代文明的高度看节俭。充分认识节俭的时代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的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未成年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8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内核。据此,文章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方式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二者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最后基于这种内在逻辑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建、构建乡村治理多元机制、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乡村和谐氛围的角度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5.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中的主体,从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辩证法的本质就是人的主体性",中经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再到哈贝马斯的具体的包含丰富差异的社会历史共在主体,主体在历史观中的作用和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流变的背后,深刻反映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问题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86.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55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提出和确立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一系列新的执政思想和应对措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进步.它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国在政治生活领域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作为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中央无疑面临着如何加强自身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7.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与中华民族相生相伴的内在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产物。 我们探寻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二者前呼后应、相辅相成的关系,旨在 强调当今统一战线启动凝聚力"世纪工程"必须首先强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在《说文解字》里,对慈的注解是“爱”,对善的注解是“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慈善理念和慈善实践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9.
"精日"是对"精神日本人"的简称,它因挑战了民族底线而备受关注。近几起发生的"精日"事件具有时空典型、主体年轻、形式各异、性质恶劣等特征。"精日"现象是由于个别国人文化不自信导致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的现实因素。需要提高警惕,从法律规范、政治审查、学校教育、社会导向等方面对"精日"现象加以应对,同时要注意避免打击过度化。  相似文献   
90.
《当代广西》2012,(23):10-13
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