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5篇
工人农民   65篇
世界政治   2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7篇
法律   643篇
中国共产党   1394篇
中国政治   1668篇
政治理论   304篇
综合类   4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市市场监管局,各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实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和稳定发展,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发〔2020〕7号)...  相似文献   
942.
霍勇 《民主》2015,(3):29
<正>民进主界别更多的是文化和教育,我觉得今年恰恰有一个很重要的结合点,就是关于要弘扬健康文化,创建健康中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健康的重视,也充分说明健康是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健康的目标,其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的意义都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43.
国际     
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日本试播4K超高清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44.
中缅经济走廊是链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现状体现在完善合作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促进进出口贸易畅通和产业合作、创新金融合作和促进资金融通、人文交流不断加强,民心相通根本好转等方面。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美好前景主要来自于中国和缅甸共同的利益需求、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来自于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945.
《党建》2022,(1)
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有何重要意义?答: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46.
画中有话     
扶贫不对路。据《人民日报》报道,某地搞扶贫,给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头母羊。但由于村子周围全是戈壁荒滩,没有草也没有水,很快就有60多头"扶贫羊"被村民吃了。盲目克隆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难免会"药不对症"。先弄清楚扶贫对象的需求,再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才不至于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947.
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城市管理应当坚持社区自治的原则,由社区居民说了算;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当普及共同治理的概念,由社区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共同治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缺乏具体的指向,可操作性较弱。社区自治和共同治理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它们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实际意义。社区自治是在建立社区管理体系过程中形成的概念,狭义上来说是关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  相似文献   
948.
学不可以已     
<正>荀子在《劝学篇》中第一句话,就明确告诫世人,"学不可以已",并围绕这一观点,谈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深度思考和见解。多年来,自己反复阅读这篇不朽之作,而且随着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的增加,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悟和感受。其中有三点最为深刻。学习可以提升和改变自我。通过学习,不仅能够超越自我,还可能超  相似文献   
949.
于丹 《当代贵州》2014,(27):65-65
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些内容并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在当代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就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价值:第一,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对我们个人是有益的;第二,传统文化可以走向国际化。想让中国文化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只有在这两个维度上把文化提炼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让他一直活着并一直传承,而且和中国人现在建构幸福的能力关联在一起。我国的传统文化覆盖的面其实很广,传统的思想、文艺、习俗、建筑等等都涵盖在其中。和谐包容的中国  相似文献   
950.
<正>我买过冯友兰的两本书,一本《新事论》是1945年10月商务印书馆的再版书,一本《新知言》是1948年1月商务印书馆的再版书。前一本是抗战时期写的,作者在"自序"中说:"自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在南岳写成新理学一书。此书序中有云‘此书虽不著实际,而当前有许多实际问题,其解决与此书所论,不无关系。’此书成后,事变益亟,而另写一书,以讨论当前许多实际问题,名曰新事论。事者对理而言,论者对学而言。辨理者谓之理学;说事者谓之事论。对新理学而言,故曰新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