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是二战后常见的武装冲突形式,具有一切武装冲突都具备的军事对抗性,但由于外国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中立地位与传统国际法中的中立在其来源、内容、法律体系等各方面存在不同,从而决定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中立区别于传统中立具有其独有特征。根据其性质的不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中立制度的适用分为不同情况,传统国际法承认交战状态下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中立制度的适用。外国为保护本国侨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外国组织为履行使命,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应保持中立立场,当出现违背国际法原则的行为时,即构成破坏中立,进而将导致中立地位的丧失和相应国际责任的承担。根据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中立主体地位的不同,破坏中立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2.
我国刑事诉讼具有构造特征不够彰显、职权主义色彩浓厚的特点,因此,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优先确立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和审判中立三个目标。本文就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审判中立原则的基本内涵、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违反它们的表现及其原因等逐一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诉讼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改刑事诉讼法所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3.
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法治意识土壤中存在公权力偏好,在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上存在倒置、虚化和随意化现象。这种意识在制度层面导致宪政政体中政府和社会关系界分和设置的混乱,在机制层面上导致司法不能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中立裁判者,从而导致法治之"法"的权力依附性和法治之"治"的落空。作者认为对于后发性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来讲,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权力和权利观,在宪政体制中界定好政府和社会的制度关系,进而确立符合法治目的和运作特点的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4.
西方文官制度「政治中立」原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所谓"政治中立"原则,是指业务类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必须对政党政治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对任何政治问题都必须保持缄默.在现代社会,政治与行政已不能截然分开,"政治中立"原则在表现上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政治中立"原则完全不适于我国.  相似文献   
185.
法官中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并对保持司法公正具有多种作用,为确保法官中立,必须进行"抗辩式"审判和公开审判,同时要加强教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6.
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相比具有特殊的犯罪原因。从越轨行为角度观察,网络犯罪行为基于行为反道德性和反社会性取得的可罚性被削弱,但位于事后评价层面所附加的道德属性仍然存在,在复杂的网络犯罪评价体系下,网络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边界愈加模糊。从网络技术行为角度观察,技术中立作为犯罪动因时属于消极因素,其不直接促进或遏制犯罪,本质上是价值中立。对于网络犯罪,应当结合技术中立,构建二元动因评价体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观察犯罪,并在微观层面明确受道德背反限制的技术中立,以及受技术中立限制的具体动因的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87.
田威 《人大研究》2005,(1):29-32
一般认为 ,宪政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合理的制度 ,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回首百年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这一进程与国人变法图强、试图回应现代化的主观努力息息相关 ,也是中国在寻求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立宪主义思潮的客观反映。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宪政理论作一梳理和简介。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政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一般认为 ,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起点为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该过程进行了分类 ,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以政权性质为标准 ,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和…  相似文献   
188.
王海玲 《学理论》2010,(12):231-232
通过对理解社会学基本观点的阐述,指出它给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启示。认为高校辅导员应当以整体性和包容性视角,采用反思性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群体文化,深入理解学生行为,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观念和行为,并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189.
陈亚东 《法学杂志》2006,27(5):21-23
劳动鉴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鉴定结论的公正性、鉴定人的中立性等在越来越多的劳资纠纷中受到质疑。我们认为,有必要借鉴正在进行的司法鉴定改革,从机构设置、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完善。  相似文献   
190.
本文以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以及近现代三个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考察为背景,试图说明人们就"何为最佳生活方式"这一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我们认为,古典政治哲学因追问什么是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而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自近代以来,政治哲学这一基本问题的隐没,使得政治哲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这一趋向并没有随着20世纪后期政治哲学论争的"繁荣"而得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