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相比具有特殊的犯罪原因。从越轨行为角度观察,网络犯罪行为基于行为反道德性和反社会性取得的可罚性被削弱,但位于事后评价层面所附加的道德属性仍然存在,在复杂的网络犯罪评价体系下,网络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边界愈加模糊。从网络技术行为角度观察,技术中立作为犯罪动因时属于消极因素,其不直接促进或遏制犯罪,本质上是价值中立。对于网络犯罪,应当结合技术中立,构建二元动因评价体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观察犯罪,并在微观层面明确受道德背反限制的技术中立,以及受技术中立限制的具体动因的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92.
田威 《人大研究》2005,(1):29-32
一般认为 ,宪政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合理的制度 ,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回首百年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这一进程与国人变法图强、试图回应现代化的主观努力息息相关 ,也是中国在寻求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立宪主义思潮的客观反映。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宪政理论作一梳理和简介。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政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一般认为 ,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起点为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该过程进行了分类 ,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以政权性质为标准 ,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和…  相似文献   
193.
王海玲 《学理论》2010,(12):231-232
通过对理解社会学基本观点的阐述,指出它给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启示。认为高校辅导员应当以整体性和包容性视角,采用反思性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群体文化,深入理解学生行为,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观念和行为,并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194.
陈亚东 《法学杂志》2006,27(5):21-23
劳动鉴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鉴定结论的公正性、鉴定人的中立性等在越来越多的劳资纠纷中受到质疑。我们认为,有必要借鉴正在进行的司法鉴定改革,从机构设置、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完善。  相似文献   
195.
本文以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以及近现代三个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考察为背景,试图说明人们就"何为最佳生活方式"这一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我们认为,古典政治哲学因追问什么是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而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自近代以来,政治哲学这一基本问题的隐没,使得政治哲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这一趋向并没有随着20世纪后期政治哲学论争的"繁荣"而得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6.
胡颖廉 《小康》2013,(9):47-48
挂职干部一般不会对当地工作介入过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客观和中立姿态,超然地对待人和事,理性地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更加科学。这是思考的好时机,也是参与式观察的好前提2012年底,我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第十三批"博士服务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挂职一年。  相似文献   
197.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先后两次在战争中宣布“局外中立”:一次是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另一次是在1914年的日德战争中.在这两次战争中,中国的表现大同小异,历史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中国虽然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初的国内政治格局演变,但其衰弱的国际地位始终未变,列强竞相在中国争权夺利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98.
李昌盛 《清华法学》2012,6(4):132-150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无知、被动中立观”占据了主流地位,其制度原型为“英美当代陪审团对抗制审判”.事实上,理想的事实认定对裁判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中立,也要求具有知识.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诉讼理念、诉讼结构和司法现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战胜偏见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互动取得理解.我国事实认定缺乏中立性的根源不在于裁判者是否审前阅卷和审判中是否消极,而在于缺乏有效的平等沟通、对话、质疑机制,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审判长主持下的三方研讨机制”.这才是最大限度地确保事实认定中立性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9.
释明有时会使案件结果发生逆转,所以必须有逻辑可循。释明不得背离保护权利、维护实质正义的释明主旨和其他正当目的,不能超出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已呈现的事实。此为释明的目的边界和事实边界。时效制度与释明制度之主旨相悖,所以不能就时效释明。在事实边界内,法官应进行一切合目的的释明,包括对当事人未主张的权利和重要事实的释明,原告的请求额不足时也应释明。法官就事实无法形成心证时应告知当事人追加证据。遵循逻辑的释明不会使法官丧失中立性。辩论主义并非绝对不可突破,也不能以尊重处分权为名漠视权利之丧失。  相似文献   
200.
中立性”既是中立帮助行为之特质,也是确定行为可罚性的事实根据。基于行为“中立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维持刑法自由保障机能与法益保护机能动态平衡的客观需求,即便中立帮助行为对他人实施犯罪具有事实性或物理性因果贡献,也不应无差别地全面肯定其刑事可罚性。然而,限制行为可罚性的既有路径不是限制逻辑存在明显瑕疵,就是限制标准过于暧昧、限制结论过于恣意,不具备相应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根本无法担负起限定处罚范围的重任。确定中立帮助行为刑事可罚性,应当立足行为之“客观中立性”特征,通过演绎客观归责理论,规范评价行为升高正犯实行犯罪的风险是否为法所不允许。只有在违反相关刑法前规范升高正犯行为之风险且该规范之目的在于避免行为被用于犯罪时,才应肯定中立帮助行为的刑事可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