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303篇
中国共产党   651篇
中国政治   858篇
政治理论   195篇
综合类   2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玮颖 《黄埔》2006,(2):18-20
与毛增滇相识,是由一枚古铜镜牵的线,当时听说上海交通大学一位教授解开了西汉透光古铜镜的奥秘,怀着钦佩与好奇,笔者采访了他。毛增滇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热情、随和、书卷气十足……探索科学教育新领域一丝不苟毛增滇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伯父毛邦初曾是国民党空军副总司令,黄埔二期生。1961年,毛增滇在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文革”中,无法选择的出身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好在他本人表现无可挑剔,还算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不幸的是,在去工厂“战高温”劳动时,由于机器老化且无人检修,毛增滇失去了两截手指……尽管如…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的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已有学者对道界定的片面性及其一定的启发意义 ;阐述了道是以生命为本的有与无的统一 ,具有本源性和本体性两重性 ;指出思维方式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道"与"一"     
张迅 《外交评论》2002,(3):74-79
道家的“道”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如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的“理念” ,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对道的含义之理解却始终充满歧义和困难。本文试图另辟蹊径 ,从道家经典文本中常用的“一”字入手 ,通过对其用法与含义的分析和解释 ,实现对道观念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4.
5.
“恒道”是老子的重要思想 ,是“无名”之“道”与“有名”之“道”的对立统一 ,具有丰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内涵。在领导工作中 ,必须弘扬“恒道”精神 ,遵从现代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 ;恪守“恒道”根本 ,把握“无为”与“无不为”的度 ;把握“恒道”内涵 ,放大领导工作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实践“恒道”主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6.
陈锐 《特区法坛》2005,(1):55-55
清代爱国名将,民族英雄,两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时,写下了一首著名诗——《观操守》。诗曰: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行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使下坠。  相似文献   
7.
西周时期,我国思想家就提出了“和”这一范畴,用以表现万物兴盛、政治清平必循的客观规律。《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关于治国之道时就曾大段论述了“和”这一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释跽呔泳?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  相似文献   
8.
《达生》是庄子对通达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庄子建构了“与道为一”的理想人生境界,指引人们通过对“道”的追求,达到人生的顺达和通畅。庄子认为,人生通达要遵循“无为”的自然之道,守住真朴这个生命的根,超越物役物累,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内外兼养,适而不过。庄子的思考和追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寓言形象予以诗意表达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0.
论学之道     
总结或归纳出学习或做学问或传授学问的成功或失败的正反经验,让后学之人从中获益,就是“为学之道”的宗旨。成功的为教之道或为学之道,都是把“学”与“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平常必须注意“学养”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学识修养或学问涵养和良好的学风,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