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官德是整个国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影响决定着其他的社会道德。公共权力对官德建设的诉求(一)公共权力的代理性决定了权力需道德约束从本源上讲,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具有最为广泛的  相似文献   
32.
话语整合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及大众话语的力量博弈。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表述的载体,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重视话语整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其中话语力量的分散是重要方面,这主要体现在:政治话语力量的弱化、学术话语力量的滞后和信息时代大众话语力量的崛起。从话语整合的角度看,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须注重话语建设,通过提升政治话语影响力、推动学术话语的协调作用和促进大众话语的理性回归,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说服力、解释力。  相似文献   
33.
陈摘 《现代人事》2000,(9):36-36
一、人才的求职和流动。将随着流动障碍的减少而更加便捷。保险、档案、户口和住房将不再成为困扰人才流动的因素:在互联网中进行互动式的信息查询和交流,将在各类信息交流方式中占主导地位;人才交流服务网点,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高科技手段的引进,将逐步进入社区,并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笔者十分注重对非事件性新闻采写进行实践与研究,为什么呢?因为,在地方党报版面中,非事件性新闻占据着主导地位,较多地担负着宣传成就、宣传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5.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顺势而强,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和生活状态,新兴媒体的崛起对广播电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它们曾经的媒体主导地位正在发生动摇,用户正在加速分流。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将迎来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36.
从2010年底开始的中东大变局,经过一年有余的快速发展,已经把整个地区拖入新的动荡、转型和重塑时期,一些重要趋势逐步形成并日显突出。一、多国政局持续变动,地区动荡呈长期化趋势这轮大变局至今已经冲击整个地区,在二十多个国家引发不同程度的动荡和变革。突尼斯本·阿里、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和也门萨利赫政府等4个国家政府已经被更替,并开始通过选举或寻求通过选举产生新的议会和政府,重建国家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7.
正长期以来,在思想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思想障碍,使本来应该天经地义、理直气壮地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和话语的科学无神论,日渐式微。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破除影响科学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思想障碍,破除这些障碍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7月4日的《环球时报》刊登评论说,中国的活力及社会稳定的保障来自于基层,各地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决定着全中国社会治理的水平和质量。其中基层干部的工作主动性是整个体制战斗力的源泉。一段时间以来,"谨慎"和"低调"的为官取向在不少地方官员的圈子里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则成了一些人的座右铭。对于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些官员选  相似文献   
39.
周明生 《红旗文稿》2012,(18):15-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一起成为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共同缔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强大,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继续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赢。一、从中国发展的阶段看国有经济和  相似文献   
40.
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在无产阶级的实践运动中产生的,是在与唯心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发展的。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正确认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如下启示: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