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3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280篇
中国共产党   2286篇
中国政治   1850篇
政治理论   1059篇
综合类   86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数据时代如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下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何为大数据”与“大数据何为”两方面对大数据进行双重析理。在认清“数据霸权”“数据特权”“数据强权”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三重羁绊的同时,找准数据海量化、精准化、实时化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三重助力,进而从价值引领、多元治理、工作队伍、话语浸润上制定大数据时代加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的四重策略。  相似文献   
72.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3.
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洪军 《求实》2004,1(10):82-84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 ,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注入到社会中去 ,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实现社会控制和整合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建立社会结构、整合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机制。因此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但在新时期 ,面对社会上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碰撞与冲突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机结合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文化可以定义为一个成规系统,借助这一概念,可以将文化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清晰地描述和阐释两种或几种文化之间的同异。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凸显了美国与欧盟文化层面上的歧异,有学者将之归结为具有"现代"与"后现代"特征的战略文化之间的不同,这种观点值得进一步辨析。文化成规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与欧盟的战略文化也必将随着全球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5.
美国霸权的逻辑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王缉思 《美国研究》2003,17(3):7-29
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思想基础。国内民主是这套简单划一的价值观的制度基础。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民主外延的扩大 ,扩大了美国价值观的社会适应性 ,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多数人的专制”。它逐渐超越了白人种族主义和基督新教的“天命观” ,在对外事务中演化成特殊形态的美国民族主义 ,造成了霸权思想的膨胀。美国人在追求民族私利的时候很少有道德顾忌 ,充满自以为是的领袖欲望。同时 ,在美国的权力制衡、决策机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 ,仍然存在着某些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6.
美国新华侨华人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在人口数量大增、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加快以及与中国联系密切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7.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阶级或集团对现存或构想中的社会制度进行解释、辩护或对某种社会制度进行批判、改造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阶级性和利益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独立性和继承性。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合法化、政治动员、政治论证、政治团结上。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克服搭便车倾向、规范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解决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直接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上。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意识形态理论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当代西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论当代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健 《理论学刊》2003,23(5):30-34
全球化在日益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传统阻隔的同时 ,也强化了民族对自身的认同 ,并促成了民族主义在当代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说 ,民族主义既表现为一种运动 ,也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 ,而作为观念形态上的民族主义具有辩护、激励、规范、整合、凝聚等意识形态的功能。为了实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上述功能 ,需要构建一种体现具体的普遍性、合理性、平等性、包容性等特征要求的先进的民族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79.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向国际领域、经济与科技领域 ,以及社会心理领域拓展 ,改变并发展作用方式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0.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用以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目前,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建设,顺应时代,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