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399篇
中国共产党   232篇
中国政治   453篇
政治理论   139篇
综合类   5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从分析善意和恶意的概念入手,提出认识主义和意思主义两种善意、恶意的区分及认定标准。然后分别将其与无过失、故意和过失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对善、恶意进行更科学的界定。最后,对民商事审判中涉及善意、恶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92.
大陆法系的客观证明责任制度是在职权主义诉讼中产生的一种裁判依据;大陆法系的抽象的主观证明责任与英美法系的说服责任有一定的对应性,一旦其与证明标准结合起来,客观的证明责任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大陆法系的具体的主观证明责任和英美法系的提供证据责任具有部分的对应性。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都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犯罪故意类型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宇 《法律科学》2002,(3):52-58
本文对于犯罪故意的类型 ,进行了系统的新探讨 :(一 )首次提出了行为故意和结果故意的分类法 ,进而将结果故意划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确定故意和不确定故意、实害故意和危险故意 ;(二 )首次提出容忍故意的概念 ,将间接故意划分为容忍故意和放任故意 ;(三 )赞同将故意分为目的故意和非目的故意、预谋故意和非预谋故意、作为故意和不作为故意 ;不赞同积极故意和消极故意、无条件的故意和附条件的故意、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等分类法  相似文献   
994.
邵维国 《河北法学》2005,23(11):33-37
按照挪用公款罪的客体规定性,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实施的挪用公款行为,利用“从事劳务活动”之便实施的挪用公款行为,不为谋取私利或者不以个人名义而挪用公款的行为,都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2002年4月28日立法解释第(一)项不科学。“归个人使用”只是挪用公款罪的目的要件,不是故意内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时间、数额不是故意内容,只是定罪情节。  相似文献   
995.
德国犯罪论经过“古典犯罪论体系”、“新古典派及目的主义的犯罪论体系”,逐步实现从客观到主观,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在这一漫长发展路程中,“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递进式犯罪论体系不断成熟与完善,也受到挑战。其中贝林格、迈耶、梅茨格尔、威尔泽尔、阿道夫.默克尔等学者在两个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持久的硝烟弥漫的争论。本文笔者试从德国犯罪论的变迁来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探讨变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同伴等级评定表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在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同伴接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感之间相关不显著;不同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得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7.
王小波 《工会论坛》2003,9(5):98-99
有关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抗辩事由问题 ,现行立法涉及极少。国务院于 1991年 9月 2 2日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规定把“受害人故意”一项作为交通事故责任的抗辩事由 ,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目前在交通方面的司法实践情况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8.
李德龙 《行政与法》2003,(2):94-96,F003
行政追偿标准是行政追偿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实施行政追偿的前提。目前,在我国立法上面仍是一个空白,基于此,本文重点讨论行政追偿标准确立的必要性,和行政追偿标准确立的基本原则,最后,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行政追偿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的立法状况分别对行政侵权行为中的故意行为应当预见而未预见的重大过失行为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重大过失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追偿标准。  相似文献   
999.
原因自由行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包括自陷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犯罪的情况 ,具有可罚性 ,其处罚对象是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合并。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确定原因自由行为主观罪过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00.
张英 《党建文汇》2002,(20):36-36
本届世锦赛大幕垂落,中国女排最终位列第四完成了赛前制定的战绩指标。不过,女排故意输给希腊与韩国两场比赛却给国外媒体留下了讥讽的口实,国家体育总局如何评价女排世锦赛的表现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何慧娴严肃地指出,女排的表现令人大失所望,这根本不是什么巧妙利用比赛规则。而是对崇高体育竞赛道德的亵渎。“我们的队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那么多年轻球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