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64篇
中国共产党   398篇
中国政治   542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4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舒怡 《法庭内外》2013,(1):34-34
天气寒冷,又到滑雪季节。滑雪是现代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年滑雪季,北京八达岭、渔阳、云居等滑雪场都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滑雪运动给人带来的速度刺激、新鲜时尚感是其受到喜爱的重要原因,但滑雪作为一种速度快、技术操控难度大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那么,如何避免滑雪场内的伤害事故?如何厘清伤害事故发生后的侵权责任,保护自己的权益?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法官例举了几个发生在滑雪场内的典型案例,提示大家:滑雪虽好,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72.
杨鸣宇 《公共行政评论》2013,(2):52-71,179,180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获取合法性的方式被形容为绩效合法性。已有的研究显示中国的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中,市民基于政府管治绩效评价所形成的主观绩效是相对而言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但另一方政治参与行为也证实和政治信任相关,而且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基于环境邻避问题引起的事件显示市民开始主动地通过不同的参与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和政府经济绩效的取向存在明显的对立。因此对于习惯以绩效合法性为管治基础的政府而言,维持和提高市民的主观绩效是否仍然是政府获取合法性的有效方式?上述两者哪个对政治信任又更有影响?论文运用亚洲民主调查(2008)对这些进行了分析。主要发现是市民对国家经济现状、政治制度的运作效率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观满意度是三个对政治信任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三者的影响力超过所有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这些发现显示政府目前以发展经济为主,兼顾社会福利并不断提高民生问题解决能力来获取政治信任的管治方式,至少现阶段来说仍然是理性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对醉酒驾驶的主观要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立法背景、"危险驾驶罪"主观罪过形式、对立法行为的解读三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2012年11月28日上午,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主持报告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作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自治区领导王正伟、蔡国英、马三刚、徐广国、袁家军、马瑞文、张小素、刘天贵、李锐、屈冬玉、李彦凯、王雁飞、陶源、张乐琴,武警宁夏总队总队长蔡万源,自治区主席助理刘小河参加报告会。王晓晖从六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了宣讲,他还联系宁夏实际,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自编的《青少年人际关系问卷》和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通过对46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预测效果,对负性情绪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76.
腐败的定量刻画是近年来腐败问题研究的主流趋势。腐败指数有两种:基于企业调查报告和专家评价基础上的主观腐败指数;基于腐败统计数据的客观腐败指数。主观指数比较直观、使用广泛,但是无法克服指标的偏向型和片面性;客观指数比较严格、科学,但是计算方法复杂、可操作性差。  相似文献   
77.
罗翔 《证据科学》2016,(4):485-493
犯罪构成理论与证明责任理论可以互补.三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可以作为证明贡任分配的合理标准.构成要件该当性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的推定机能.控诉方应承担构成要件该当性的提出责任和超出合理怀疑的说服责任,被告方承担构成要件阻却和违法阻却事由的提出责任,且要让人产生合理怀疑.被告方负有提出责任阻却事由的责任及优势证据的说服责任.通过证明责任理论,可以说明主观构成要素的合理性,理清推定故意和过失的本质.同时,本文也对事实错误与禁止错误、修正构成要件与特殊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左卫民 《证据科学》2016,(3):275-276
关于“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个题目,我的看法是:审判中心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程序结构变迁为证据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或者说新的推动力,但这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就审判中心主义即证据法发展的空间或推动力而言,我觉得我们还处于想象之中。现在我们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基本意涵和实现路径还有争议,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围绕审判中心主义所进行的地方性试点改革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范就更是如此。甚至包括最早推进庭审实质化试点改革的成都中院,大家都还在继续探讨而根本没有对此作普遍推广。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司法改革研讨会,有领导明确表示:“怎么搞审判中心主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各家都还有不同意见。至于怎么做,也是不成熟的。”既然在如何理解和推行审判中心主义这个逻辑前提上都有不同意见,很明显我们探讨证据法应如何发展的时机还不太成熟。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至今仍处于发挥主观想象力这样一个阶段。就此而言,学术界和实务界仍然需要围绕何为审判中心主义,如何实现审判中心这一命题上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以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厘清我国证据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9.
研究生复试,感慨良多.为了考察复试生有无求真的素质,我问:"一个人感情用事或者客观诚实,会对科研产生什么影响?"一考生回答:"这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客观诚实有利于了解事实,但是太多了也不行.它有顽固保守、不利于创新的一面.感情用事可能掺杂主观情感,但是思想活跃,容易创新."我一震,不相信考生们不理解客观诚实和感情用事这对儿常识性概念,又问了13名考生,只有一名明确倾向于客观诚实.有人还说"感情用事"者感情丰富,搞科研就是应该倾注感情.有个男生竟断言:"感情用事是理性的."在他们眼中,客观诚实无所谓褒义,感情用事也无所谓贬义,似乎后者还更有益.  相似文献   
80.
陈榕 《创造》2013,(9):41-43
2013年5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的时间,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核心的内容是学习理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二是教育实践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也就是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是这次活动不是一般的学习教育活动,而是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