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109篇
中国共产党   388篇
中国政治   615篇
政治理论   172篇
综合类   5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罗翔 《证据科学》2016,(4):485-493
犯罪构成理论与证明责任理论可以互补.三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可以作为证明贡任分配的合理标准.构成要件该当性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的推定机能.控诉方应承担构成要件该当性的提出责任和超出合理怀疑的说服责任,被告方承担构成要件阻却和违法阻却事由的提出责任,且要让人产生合理怀疑.被告方负有提出责任阻却事由的责任及优势证据的说服责任.通过证明责任理论,可以说明主观构成要素的合理性,理清推定故意和过失的本质.同时,本文也对事实错误与禁止错误、修正构成要件与特殊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左卫民 《证据科学》2016,(3):275-276
关于“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个题目,我的看法是:审判中心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程序结构变迁为证据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或者说新的推动力,但这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就审判中心主义即证据法发展的空间或推动力而言,我觉得我们还处于想象之中。现在我们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基本意涵和实现路径还有争议,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围绕审判中心主义所进行的地方性试点改革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范就更是如此。甚至包括最早推进庭审实质化试点改革的成都中院,大家都还在继续探讨而根本没有对此作普遍推广。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司法改革研讨会,有领导明确表示:“怎么搞审判中心主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各家都还有不同意见。至于怎么做,也是不成熟的。”既然在如何理解和推行审判中心主义这个逻辑前提上都有不同意见,很明显我们探讨证据法应如何发展的时机还不太成熟。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至今仍处于发挥主观想象力这样一个阶段。就此而言,学术界和实务界仍然需要围绕何为审判中心主义,如何实现审判中心这一命题上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以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厘清我国证据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3.
研究生复试,感慨良多.为了考察复试生有无求真的素质,我问:"一个人感情用事或者客观诚实,会对科研产生什么影响?"一考生回答:"这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客观诚实有利于了解事实,但是太多了也不行.它有顽固保守、不利于创新的一面.感情用事可能掺杂主观情感,但是思想活跃,容易创新."我一震,不相信考生们不理解客观诚实和感情用事这对儿常识性概念,又问了13名考生,只有一名明确倾向于客观诚实.有人还说"感情用事"者感情丰富,搞科研就是应该倾注感情.有个男生竟断言:"感情用事是理性的."在他们眼中,客观诚实无所谓褒义,感情用事也无所谓贬义,似乎后者还更有益.  相似文献   
104.
美国国家图书馆奖得主、华裔作家哈金在接受南风窗特约记者河西的专访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一段话:"我想讲一个普通士兵面对战争心灵挣扎的故事,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而并非集体经验。战俘作为失败者.他们的声音被无情地剥夺了。我意识到,《战废品》可能会给那些被遗忘的人带来一丝希望.使他们的声  相似文献   
105.
2001年9月11日,是伊兰妮·唐斯高中开学的第一天。当她在全校集会上听到纽约世贸大厦被炸的消息时,前所未有的恐惧和迷惑让她情不自禁地与身边的同学紧紧拥抱在一起。伊兰妮的反应代表了这一代美国人的真实感受。当9·11恐怖袭击发生时,他们正在上学,10年之后他们都已长大,经历了从恐惧、困惑到适应和宽容的心路历程,他们被称为9·11一代。与他们的父辈相比,9·11一  相似文献   
106.
巴特片段式的文字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俗套"般的长篇大论的一种反拨。因为谁都知道,任何对于中国的宏观统摄都将是盲目而危险的。而恰恰是在片段般的记录中,我们读到的才不止是片段的中国,更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7.
在反家庭暴力立法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家庭暴力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制度、个体主观体验下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韩国《惩治家庭暴力专项法案》第2条规定:"(1)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肉体、精神或财产上的  相似文献   
108.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2,(7):6-6
海南高院禁毒宣传到校园"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深入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拉开了"6·26"国际禁毒日宣传周的帷幕。在禁毒宣传现场,法官们采取列举真实案例、现场讲解、展示禁毒宣传展图、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禁毒法规,让广大师生认识吸食新型毒品的危害、毒贩子推销毒品的招数和防范毒品的办法等内容,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同时,倡议广大同学争做禁毒宣传员,把禁毒知识宣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刘琼黄叶华)  相似文献   
109.
胡兴  羊虎 《中国检察官》2012,(20):15-18
本文案例启示:司法人员对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认定应坚持全面完整地评价危害行为,遵循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避免孤立地把握证据。在具体判断时应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结合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考量。同时,不能简单地运用效果逆推动机。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论证,排除其他各种可能,进而提出充分、切实可靠的证据。[基本案情]2008年11月1日凌晨5时许,犯罪嫌疑人孟某在A市B区以雇车为由,在坐上司机张某驾驶的出租车后要求张某载送其到C市,司机张某以  相似文献   
110.
《党课》2014,(18):5-6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修身做人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牢记入党誓言,铸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把实践作为砥砺品质的课堂,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中培养“三严三实”作风;把慎独慎微作为严格律己的操守,努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