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283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把元认知策略引入二语词汇学习中,利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学习者学习二语词汇水平。学习者通过学习并利用元认知策略中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评价等因素控制、调节二语学习,可以达到提高二语词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从口译过程看口译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记忆、表达三个环节。学生在理解环节上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听力较弱以及对文化差异缺乏足够的敏感 ;记忆环节上的主要障碍是不会将意义同语言分离以及过分依赖笔记 ;表达环节上最主要的症结则是机械的逐字对译。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口译理解、记忆和表达训练得到解决。口译课的原则是应当以口译技巧训练贯穿专题传译训练 ,不应将口译课同笔译课或以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课程相混淆。  相似文献   
73.
布里亚特语本是蒙古语的一个方言分支。在苏维埃时期 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语。其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向独立的方言文字发展的阶段和标准语的形成阶段。苏联解体后里亚特语与俄语一起成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国语。  相似文献   
74.
李娜 《学理论》2013,(9):205-206
着眼于西方学者近十几年来所从事的二语阅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影响二语阅读的要素(词汇知识、背景知识、语篇结构知识、阅读策略、阅读流利度)为出发点,对学者们提出的热点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提取和总结,以期为国内从事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相关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2013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相似文献   
76.
“偶酱紫的人8是菜乌”,“菌男霉女雷到了偶“,“人在口途,只好闪了”,“JJ你超搞笑,I真服了U”,“伤不起,有木有”,“偶好稀饭MM”,“巨郁闷,神马都是浮云”,“人至贱则无敌,我晕”,“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成了一块”,“人生最大杯具:美人迟暮,英雄谢顶”,“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相似文献   
77.
笑林幽长     
《公民与法治》2011,(12):52-52
语不雷人死不休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电影,你就是那弹出来的广告。 有的人,做面膜的时候,比真人好看多了。  相似文献   
78.
刘懋琼 《人民论坛》2010,(10):206-207
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双语情境下的三语习得过程。从语言环境、语言迁移、语言基础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因素及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
教师话语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目标语优先及母语使用适时、适量的原则,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是语言素材的处理、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和学生的交流,都应该尽量地使用目标语。但是利用母语解释某些专业术语、讲解某些复杂的语法知识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0.
杨东焕 《学理论》2009,(29):172-173
委婉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频繁地被使用。不了解英汉委婉语的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本文介绍了委婉语的定义及特征;从三个方面(即语言本身的特点;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阐述了英汉委婉语的差异;并从三个方面(即委婉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迥然;委婉语的使用受到了语境、对象和意图的制约;英汉委婉语的个性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论证了英汉委婉语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