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用猪细小病毒(PPV)、乙型脑炎病毒(JEV)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接种后无异常临床反应,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散毒,免疫猪能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反应,可耐受PPV和JEV强毒攻击。宰杀时胎儿健活,从胎儿脑组织和内脏中未回收到病毒。该二联苗的免疫期为6个月,2~8℃条件下的保存期为12个月。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预防PPV和JEV经胎盘感染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2.
23.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8):56-57
财政部通知落实城镇廉租房保障资金财政部日前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从五个方面做好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工作,切实解决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通知》指出,财政预算安排要加大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相似文献   
24.
为了调查脑炎原虫病兔血液中几种免疫指标的变化,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ELISA试验和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对12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血液中的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IgG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炎原虫病兔与对照兔相比,E-玫瑰花环形成率增高,CD4+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但CD8+T细胞明显增多,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血液中IgG含量增高,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时形成沉淀线的抗体稀释倍数增大。据此认为,脑炎原虫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为主,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可能与兔脑炎原虫所引起的隐性或慢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自杀性DNA疫苗在乙型脑炎疫苗开发中的可能性,将乙型脑炎病毒(JEV)E基因片段插入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l(pS)中,构建了表达E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E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将该疫苗和常规DNA疫苗(pCDE)分别免疫试验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pCDE要优于pSE,但pSE却可以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这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的居民纳入研究队列,从研究队列中筛选出HBV携带发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691例,从CHB发展至肝硬化患者143例,以首次确诊CHB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以首次确诊肝硬化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HBV携带至CHB、CHB至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在HBV携带至CHB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中医证候构成越发复杂。从CHB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阴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组成含有3个和3个以上基本证候者最为常见。结论 随着病情由HBV携带向CHB、肝硬化演变,患者中医证候日趋复杂,由以实证(气滞、血瘀、实热)为主向虚实夹杂证候(夹气虚、阴虚、阳虚)转化,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27.
怎样预防疾病致残? 人类所患疾病通常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常见容易导致残疾的传染性疾病有: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畸形;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影响脑功能,引起失语、强直性瘫痪、智力障碍、精神失常等;沙眼也是一种传染病,可以影响视力,重者致盲;还有许多传染性疾病如麻风病、麻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都可能致残.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是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主要措施是:锻炼身体,预防接种,免受传染病的侵袭.预防传染性疾病的3个重要环节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28.
l56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虎芪丹桂饮治疗组80例。结果有效28例,好转3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2.5%。治疗组HBsAg、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抗HBc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和肝脏纤维化程度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同时应用针刺活检患者肝脏组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法进行染色,判断肝脏标本的纤维化改变程度。分析二者关系。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TGFβ1在肝纤维化的S0、S1、S2、S3、S4期分别为(14.66±5.40)、(20.58±3.78)、(24.91±4.42)、(29.23±6.46)、(28.17±6.53)ng/m l;对照组为(16.20±4.35)ng/m l。对照组与S0组相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1、S2、S3、S4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3与S4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TGFβ1水平对早期判断肝纤维化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40岁,保安。某年12月28日以"咽喉梗阻感、呼吸困难2天"为主诉于某医院住院治疗,查体:"咽喉、会厌充血",诊断"急性咽喉炎"。经头孢类抗生素输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