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感谢乡下人     
有一天,北京城里气温高达40度,在空调房里都感到燥热。中午时分我去了工地,工人仍在露天的阳光下干活。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见到我,仍同以前一样,首先告诉我的就是进度和质量,但今天,我似乎不关心这些问题了。工程进度提前了,我心里却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反而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我告诉他:“让工人中午多休息一会儿,天太热了。”  相似文献   
22.
5月23日凌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从山崖上,纵身跳下,结束了其62岁的生命。一个被誉为“草根总统”的乡下人乘着东方第一抹晨光,随风而逝。在其留下的遗书中称:“受惠于很多人,却让很多人因我而受难……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谁,都是命……在遥远的未来,历史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
俟名 《法制博览》2011,(7):14-15
城里人,讲礼节,客套;乡下人,讲“门面”,客气。城里人,讲卫生,赶时髦,自己的身子三天两头洗浴,家里一尘不染,一出门便垃圾成堆,公共场合吸烟、吐痰司空见惯;乡下人,则爱干净,好整洁。城里人,世俗又小家子气,大热天客人登门还问“你喝水不”?明明早饭已过,午饭未到,还问“客人吃了没有?”乡下人小气又大方,为一颗鸡蛋、两个玉米棒子或三犁沟地,邻里争得面红耳赤,吵得翻脸不认人。  相似文献   
24.
《法制博览》2009,(8):58-58
一、出门“TX”,乘电梯上七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二、半夜上网,去歌厅、舞厅,困了不睡觉。之后失眠,再吃安眠药。  相似文献   
25.
<正>当别的国家为城市化进程忙碌不堪,竭尽全力建设廉租房,紧锣密鼓打造保障性住房,从四面八方邀请乡下人进城,扩大城市规模的时候,美国那边城里的一部分人早已从喧嚣的城市生活脱离出去,搬迁到郊外或更远的乡下去居住,享受着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26.
星竹 《人事天地》2007,(1):46-46
刘福贵是一个外乡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我认识他时,他不过二十岁,蹬一辆哗哗乱响的平板车,到处收废纸破烂儿。他的脸上挂着谦和与卑微的笑,是小人物身上常见到的那种表情。风吹雨打中。我常见他奋力地蹬着装满小山似的废品的平板车,冬夏汗流浃背地奔波在大街小巷里。像大多数的乡下人,刘福贵不懂抱怨,也没有工夫理会自己如此的命运。  相似文献   
27.
龙振昼 《法制博览》2008,(24):19-19
人常说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它不像农村那样熟悉的人聚居在一起,可以用乡土社会的传统规则来调整,而必须用契约来维护陌生人社会的健康稳定,契约社会的核心是信任机制建立。而能保障这种信任机制的只能是政府,乡村社会中无论何种德高望重的长老不可能有如此的权威。  相似文献   
28.
《东南亚纵横》2001,(10):45-45
在越南,鼠肉被称为“神秘的肉”。说来奇怪,老鼠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是大部分的越南人都喜欢老鼠,这不仅由于除了鼠肉外,越南乡下人没有更多的蛋白质来源,更主要的是鼠肉是一种很好的肉类。越南人吃鼠肉很讲究,他们也很会吃,有鼠肉酸辣汤、炸鼠肉、咖喱鼠肉以及烤鼠肉等,各有各的味道,都是越南人最青睐的美味。越南的老鼠相对而言很干净,它们只吃稻谷,不带病毒。据吃过鼠肉的人讲,鼠肉吃起来有点像鸡肉,但比鸡肉味道更鲜美。 更让越南人觉得神奇的是,鼠肉还有药用价值,越南人相信,用鼠肉与蔬菜和草药一起熬汤喝可治…  相似文献   
29.
“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今年5月,音乐剧《Q大道》在北京上演,幽默地探讨了地域歧视的话题,引来了观众阵阵笑声。  相似文献   
30.
住在城中央     
我读《桃花源记》,就会联想到我的老家。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可能是环境的相似,相似不仅在于田园风光,也在于偏远。我说我是一个乡下人的话,所谓的乡下,那可是乡下中的乡下了。而我最早的城市概念则来自于父亲工作的县城。一个人如果一直生活在乡村,是不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乡下人的,就像一个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才会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