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268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目前形势下,反侦查手段已发展到主动制造隐案逃避侦查的层次。本文指出侦查力量应在对其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丰富发现隐案的手段,以更有效地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12.
《乡土中国》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事实上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现代化进程,乡土社会该如何应对?费孝通批判了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西方为标准,看中国农村处处不对劲。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费孝通从中国的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乡土中国》是一部中国社会学本土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13.
电影《法庭内外》——引发“权大还是法大”的社会思索 峨眉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围绕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调查与审判,温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女院长尚勤承受了权与法对抗的压力,同时也经历了法与情冲突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4.
“认真对待法律的空间性”是《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的作者提出的一个命题。法律空间性的含义可以从“城市——乡村”、“国家——社会”、“西方——中国”三个视角来阐释,这种阐释立足于真实生活,对于法理学研究而言,这种立足真实生活的民众中心主义分析范式对中国法理学寻找个性化的话语,努力让法学言说更加靠近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人情往来和受贿之间的区别是受贿罪办理实践中的难题,本文试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展开对人情往来和受贿不同特点的分析,由此探讨实践中如何正确区分二者,以更好的对犯罪分子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16.
张田 《前进》2008,(3):38-39
近年来,天镇县委紧紧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抓好乡村干部和乡土人才两支队伍,积极开展“树四观、创真绩”、“四争一树”、“三级联创”等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提升。先后有5个乡镇党委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有6个农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相似文献   
117.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费孝通古语云:不破不立。这是中国人熟悉的逻辑,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于是在实践中我们习惯了将破作为立的前提,似乎不先破就无以谈立,于是乎推倒一切旧的东西便成了一切变革的当务之急,至于立嘛,推倒以后再说。推倒  相似文献   
118.
以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法秩序分析乡土社会的帮工习惯,帮工习惯属于农村中的互助合作规范,是熟人社会以人情关系为基础的民间规则,具有分担民间社会风险的保障功能,主要依靠私人惩罚机制保障实施,背后体现了与国家法截然不同的乡土逻辑。在纠纷解决中,对于帮工习惯与国家法的冲突,应当善用调解等非诉讼解纷手段实现法秩序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9.
金福 《廉政瞭望》2009,(1):26-27
身为纪检监察干部。司法部监察局纪检二室主任(副厅级)林建东本负责全国司法考试舞弊行为的查处工作,然而他为了还“人情”,不惜将全国司法考试试题偷出来送人、牟利……  相似文献   
120.
受乡土规范的代位性、农村经济发展的有限性及农民权利观念的消极性等因素影响,现代社会的农民法律意识依然淡薄。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法治社会的构建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已是当务之急。从现实出发,改善农村的法律环境、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