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268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01.
家风是传统农业时代维系乡土社会的内生秩序,基于传统社会结构显示独特的伦理约束与治理优化功能.进入新时代,乡村社会生态、主客体等发生结构性变迁,乡村治理模式亟须适应性调整与革新,家风及家风建设也需现代化转型与重构.这种现实情境下,湖州南浔区通过"最美家风+"建设,链接并作用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等乡村治理体系的基...  相似文献   
202.
孙亮全 《半月谈》2021,(1):39-41
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山西省岚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脱贫摘帽。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发现,这个脱贫县的人情往来非常“豪横”,铺张浪费令人瞠目:普通村民办宴席,海鲜和高档烟酒成了席上的标配;邻居、朋友随礼起步就要数百上千元。  相似文献   
203.
一种大家彼此共在的网络虚拟熟人社会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是一种信息社会的发生。这是由一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我们需要思考信息技术的本质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上的一些更具根本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起点落脚在了乡土中国这一根基之上,最后体现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上。这种转型更为具体地借由四个维度而体现在五种表达上。  相似文献   
204.
农村空心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四川农村由于资源配置、城乡二元制度以及乡土文化缺失等原因出现了人口、房屋、土地、产业发展、公共资源等多方面的空心化现象,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加强城乡制度改革以及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是治理四川农村空心化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5.
辛璄怡  于水 《求实》2020,(2):90-99,M0006
多主体的共同在场使村治空间中交织着行政权力、村庄治权、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四种主要的权力类型。不同的权力来源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有限的作用范围。从适应性治理的角度来看,过于规整的行政权力在乡村治理中欠缺及时的回应能力,而精英个人的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又兼具实用性和风险性。相比之下,灵活的村庄治权最具治理优势,但其自身正在内外因素的制约下不断弱化。为此,应从政策引领和机制监督两方面来促成有效的乡村多元治理,减少基层行政干预、强化村庄治权、规范私人权力并鼓励精英回归。  相似文献   
206.
河南省许昌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和组织工作重要论述,提升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基层党建的髙质量助推发展、凝聚人心,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一、聚焦第一要务,把基层党建落到推动发展上抓好三支队伍,把干劲激出来。把乡镇领导班子、村党组织书记、乡土人才这三支队伍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导向引领、政策引导、待遇激励,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相似文献   
207.
古镇木城     
木城镇是夹江县最古老的集镇。木城镇位于夹江县城西面12公里,傍青衣江西岸建立,与青衣江东岸的迎江乡相对,西北方向的新农村与洪雅县三宝镇毗邻、汉柏村与洪雅县金釜乡隔青衣江相望,南面与南安、龙沱乡接壤,西连华头镇、歇马乡。 木城镇有相当悠久的历史。邑人宋兴国先生辑注《南安旧治》:“(木城)是最早建立南安县城的地方。根据史籍和历代地志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了蜀开明王朝,占领了成都。蜀余部退至丹犁(今乐山市范围内)联合抗秦。前310年秦伐丹犁,丹  相似文献   
208.
法治的困惑:从两个社会文本开始的解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田野考察基础上获得的两个社会文本从侧面揭示了,在乡土社会之中,现实的“法治”在偏离理想化意义的背景下运行。交叉学科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一种被作者称为“重新阐释”的过程(这同时是乡土社会地方性知识对政府推进型法治自上而下灌输的现代西方式法治知识逐渐由被动迈向主动的回应),并论证了这将是一种需要时间的中国式法治过程,从而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9.
蔡杰  陈水星  向娟 《行政与法》2004,2(10):33-35
在乡土社会,人们依据各式各样的规则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制定法和习惯法、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潜规则皆是被选择的对象。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表明:如果将一切乡土冲突都强行纳入制定法的统辖范围,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在乡土社会推行现代法治的同时不致破坏其秩序,就必须实现解纷规则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10.
安然 《台声》2004,(1):46-48
上次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摄影展——《台湾乡风情猎影》失之交臂,事后曾为此惋惜不已。所幸这将展品结集在台海出版社出版,便有了去年夏天在办公室与谢震隆先生一次言简意深的交流。行将付之即再品谢君高论和作品之韵,又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