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374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成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英汉成语在性质上有其共性,但由于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差异,许多成语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各民族自己的色彩。这些差异是多层次的,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学、民俗、生存环境、语用心理等方面来诠释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并说明文化是可以相通的。  相似文献   
52.
腐败问题的民俗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爱平 《理论前沿》2006,486(21):27-28
目前中国的腐败民俗化倾向明显加重,找出相应的防止对策,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一个社会有四类主要的民俗活动,即婚、丧、节、寿;殡葬文化是在治丧民俗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类文化,它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秀的殡葬文化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4.
民俗心理惯性是民族共同体成员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实践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它决定着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为价值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民俗心理惯性,在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势必以其内在精神张力引导、制约着工具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法律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5.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文化殖民”神话的潜在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的是,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56.
基于民俗信仰的视角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文化研究,有五个值得探究的文化疑点:从谱学中世代间的时间合理性来看,唐崖覃氏不可能是蒙古遗裔,正史、地方志及民间传说也都未曾提及唐崖覃氏是蒙古遗裔;田氏夫人墓的位置布局体现了田氏牺牲小我的担当精神,寓意后世昌盛,唐崖土司田氏夫人墓要成为"万古隹城";玉皇大帝是恩施民间信仰中至高无上的天神,"玉皇庙"是基于覃氏此类信仰所建,并不是为了破坏唐崖土司城之风水所建;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井"数与民间信仰的文化参数无关,而是适应人们生活的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57.
《今日民族》2013,(9):11-11
《狂欢佤部落》汇集了佤族神话传说、祭祀、民风民俗等内容,再现了佤族从原始社会中走来,在佤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集中展现出佤族文化神秘、古朴、自然,阿佤歌舞粗犷豪迈、阿佤人热情奔放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为古老的佤族文化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58.
每天晚上,大型水上实景歌舞《梦里茶乡》都会在凌云县水源洞口进行演出。这台晚会是凌云县以水源洞自然风光为背景的实景歌舞表演,晚会以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为素材,以地方民俗茶文化为亮点,将凌云壮、汉、瑶各民族生产、生活、劳动、风俗、娱乐等原生态民族风情浓缩于一体,体现凌云“山上水城古府茶乡”的浓郁人文风情。  相似文献   
59.
端午的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相似文献   
60.
民俗与文明     
自古以来民俗万千,当今人有的也无问之源由,然而就清明过年之际烧纸现象,多有花样。卖处之多,有的规模之大(零售批发),价格不一,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且呈上升之势;烧纸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