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396篇
中国共产党   2249篇
中国政治   2657篇
政治理论   471篇
综合类   6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安徽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安徽这样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政府工作思路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本文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原则,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2.
政策信箱     
《人事天地》2007,(3):61-61
我的工龄如何计算 编辑同志:1982年前我曾做过民办教师,1983年回家务农,1986年聘用到乡财政所工作(临时工),1995年3月经考核在原乡财政所转为全民合同制工人。请问:本人的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53.
乡政村治,一个耳熟能详的范畴,如何实现该范畴的“最惊人的变故”(恩格斯语)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厘析乡政村治并取得丰硕成果,在运用范式分析方面更是成果喜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对一种新范式进行剖析,构建国家、基层政权、基层社会三者博弈过程的模型,通过分析试图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高扬 《求知》2004,(1):34-35
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实现城乡发展相互联动、相互促进。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经  相似文献   
55.
江门市及其辖下的五邑即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通称江门五邑,是遐迩闻名的侨乡。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渴望能在异国他乡与故乡取得联系,沟通乡情,互通信息,以表达漂泊在外的炎黄子孙眷恋祖国故土的情怀,因此,一份份反映华侨华人心愿的刊物———侨刊乡讯应运而生。这些刊物本着“联络海外侨胞的感情,为海外侨胞传递乡闻、乡音、家讯,忠诚为侨胞服务”的宗旨,广为传播,历久弥新。据统计,江门五邑目前出版的侨刊乡讯有86种,年发行量60多万册,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被誉为“集体家书”、“维系海外乡亲与家乡联系…  相似文献   
56.
57.
2006年初春,北京。在这里,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公布的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更是一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58.
刘永 《传承》2006,(6):150-15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两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津,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崭新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核,与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完全一致。全面发展其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实现“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成都市一些村镇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融合,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使村镇发展牢牢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了就地转产、就地上岗、就地生财、就地转变身份,大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乌鲁木齐市作为自治区的首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着力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