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72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锐锋 《学习月刊》2009,(23):28-30
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5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臂膀相连搭起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长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最终,两名少年获救.3名风华正茂的“90后”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长江之畔奏响了一曲时代壮歌。他们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生命因“人梯精神”而璀璨。  相似文献   
82.
陈湛 《台声》2010,(8):60-61
<正> 简体字与繁体字之争,这是前段时间的一个热点问题。去年马英九先生抛出"识正书简"的概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观点。所谓"识正书简",意思就是希望包括以大陆同胞为主体的简体字区域在不改变使用简体字,书写简体字习惯的同时,能够认识正体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繁体字,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即称之为"识繁书简"。这个创意当然未  相似文献   
83.
崔晨 《北京观察》2010,(10):9-11
<正>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白崇智2005年提出的《关于加强北京城市道路两侧户外广告管理的提案》,尽管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但是其影响力始终不减。这份有理有据、图文并茂的提案,推动了全市近  相似文献   
84.
群雁高飞头雁领。和广大村民距离最近的干部莫过于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长期以来,他们肩扛着千钧重担,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默默奉献。在有着“东方诺亚方舟”之称的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就有这样一位先进典型——二龙村党支部书记赵光平。  相似文献   
85.
《公民与法治》2010,(10):9-11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生命时刻:4月5日零时30分,王家岭煤矿被困达八天八夜的首个工人,从数百米的井下被救出,现场顿时掌声雷动,泪水在人们的脸上纵横。  相似文献   
86.
陆青剑 《当代贵州》2010,(15):54-55
“我走了一圈后发现,贵州的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应当成为电视艺术家的创作宝库。”  相似文献   
87.
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凡是优秀的书法作品,大都在形式上能给人以美感。 书法作品是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感和志趣,运用书写的内容。使人在心灵上获得美的享受或者受到某种教化与启迪。这就是书法的功能与其在美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魏淑琴 《奋斗》2010,(3):12-13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书写了"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书写了"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书写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题词。得知这个消息,黑龙江的群众都非常激动,反响热烈。毛泽东的题词,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也备受鼓舞,十分振奋。受"学习马列主义"题词的鼓舞,我省上下学马列、毛主席著作的  相似文献   
89.
随着国际交流和商务往来活动的逐渐增多,涉及英文笔迹检验的案件数也逐年上升。英文笔迹客观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对其的检验遵循汉字笔迹的检验方法。笔者结合已受理的英文笔迹检验案例,包括英语试卷、英语书信、英文签名等等笔迹检验,探究英文书写笔迹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90.
王育花 《世纪桥》2008,(4):80-80,87
《万壑松风图》是南宋画家李唐在北宋宣和画院时期所绘,两宋时期是中国“写实”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又是从“写实”到“写意”画风转捩的开端,李唐作品充分体现出了这种变迁。观李唐《万壑松风图》,其通过书写性之用笔,师法自然,再现生活。今天,中国画的发展趋于向多意、多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我们把李唐作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可见其开历史之先创性,对后世绘者的启迪以及对时下中国画发展的价值取向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