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607篇
中国共产党   242篇
中国政治   505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4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程捷 《法学评论》2012,(4):147-153
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的传统观念与无罪推定原则、控辩平等并无必然连接,实务中对之绝对化的理解造成了刑事证明活动的困境。对这种传统观念予以修正的现有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学说中,英美法系的双层证明责任区分说与我国现有刑事诉讼模式格格不入,仿效民事证明责任分配方法的法律要件分类说徒有形式却牺牲了疑罪从无的基本精神。应将刑事案件的所有证明对象区分为直接事实与间接事实,并结合不同证明事实在刑事审判中的特殊意义,确立二元化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  相似文献   
92.
从经验到法则:经验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洪淇 《证据科学》2011,19(2):157-166
从事实认定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经验法则是为将经验引入事实认定过程中并对其加以有效控制的一种独特机制.这种机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和内在制约机制.在我国,经验法则和法律推定是将经验引入事实认定过程的两种不同机制,它们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失控状态.这种失控状态的产生源于其内在制约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93.
50位孤儿融入了一个爱心大家庭,每人都有一个“爱心妈妈”。他们找回了失去的母爱,拥有了温暖的家,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4.
唐果 《法国研究》2014,(3):57-61
在古典悲剧研究中,戏剧效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因素。基于所有的戏剧文本都是建立在观众的视觉感官上,光影交织的"戏剧效果"则是实现剧本到舞台转化的有效元素。此研究通过对中国古典悲剧《赵氏孤儿》(十三世纪,纪君祥著)和法国古典悲剧《中国孤儿》(十八世纪,伏尔泰著)中暴力场景的对比学习,展现"暴力"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从而总结出中法古典悲剧中不同的美学观念.换而言之,此研究意在阐明中法古典悲剧中不同的礼仪规则,各自暴力的表现方式,以及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
正鉴定原则:独立、公正、客观、高效服务宗旨:崇尚法治尊重科学客观公正探真求实严谨规范及时可靠廉洁自律诚信敬业中心依托电子科学技术情振研究所丰富的技术法律专家资源,基于几十年从事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经验,秉承独立、公正、科学、  相似文献   
96.
正编者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句至理名言如今却被两款打车软件打破了。"想免费打车吗?马上用嘀嘀打车吧!"这并不是一句广告噱头,是一个事实,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实。那么,是不是免费就一定全是好处呢?姑且不谈"免费"仅仅是软件公司吸引关注度、增加客源的暂时性手段,单单打车软件本身近期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也不妨来聊聊这个关乎大家出行的话题。  相似文献   
97.
正一、释明也是询问笔录所要记载的主要内容之一《公证法》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公证员的释明义务,但是我们可以从公证员的告知义务来推导出公证员同时也负有释明义务。释明,又称阐明,是民事诉讼立法用语,主要是指法官阐明,即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声明或陈述的意思不清楚或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够充分而误以为自己所提出的证据足够充分时,法官应站在监护的立场上以发问或者晓谕的方式,提醒和启发当事人把不明了的予以澄清,把不充足的予以补充,把不当的予以排除。也有的学者把法官阐明归纳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问题、程序问题,法律问题、事实问题,在当事人不明了的情况下,法官予以解释或明确,以保障充分行使诉讼权或适当  相似文献   
98.
证明领域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十分复杂的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虽不可谓不多,并且已发展出一套事实认定之"中国模式"对司法实务人员进行指导。然而,该模式却是单薄且含混的,缺乏一套系统且融贯性的基础理论以及实用性范式,难以有效、全面地解决证明领域的疑难问题,最终导致事实认定趋于保守。西方在证明领域的做法值得借鉴。"证据科学"作为一门以推论性推理为核心的具有独立且融贯性的跨学科知识之学科正在西方形成,并发展出了"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这样一种较为实用的证据分析方法,专门用于对复杂案件中混杂证据群进行分析。运用"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第656号进行具体剖析,根据该案的已有证据能够对争议性事实形成真实确信;据此,可以看到事实认定之"中国模式"的问题。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对我国证据学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就是一个发现收集、固定保全、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在这个“证据流程”中,许多认识误区需予澄清,否则将会影响到案件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00.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案件事实的客观存在物和相关人的主观反映。无论是案件事实留下的客观存在,还是有关当事人的主观反映,都要通过办案人员去收集取证和分析鉴别。然后,去伪存真,运用真实的足够的证据去“复制”“还原”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案件事实。搜集证据、运用证据的过程,就是重视案件的过程,也是破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