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集安市山葡萄引进载培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发展,全市山葡萄面积迅速达到13900多亩,山葡萄产量也一度达到8700多吨,但很快由于市场疲软,加工储藏能力不足,产销不相衔接,出现销售难问题,致使基地面积极度萎缩至不足1000亩。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葡萄酒市场明显好转,山葡萄基地面积又开始迅速扩大,现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  相似文献   
52.
正如有学者所言。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命运和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对于这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究竟该怎么认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53.
王元 《各界》2011,(5):34-37
中国历代的僧人中,论起科学成就,无人能超越僧一行。一行在世时发明了不少观测天象的仪器,并修正了多颗恒星的位置,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成功地测量了子午线。在唐朝完成这样的工程,现在看来完全不可思议。二十世纪中晚期,一行重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纪念这位出色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一颗星星命名为“一行小行星”。  相似文献   
54.
赫鲁晓夫,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他三次访华,与中国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既有对华友好的一面,也有结怨的一面.可以说,三次访华的曲折经历、是是非非,折射出建国后中苏两国一段特殊而又复杂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5.
生活百味     
《时代风采》2013,(11):32-32
建阂初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岁月?获得新生后的民众在改天换地的豪情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历次大规模的运动中,个人命运发生着怎样戏剧性的变化?党和人民在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迷茫?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四清运动的当事人,作者依据当时的主流意识,以日记的形式,从个人视角记录了历次运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我们走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重温历史,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这些日记,既是火热年代平民的心灵史,更是时代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伴随着青少年犯罪现象的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审判工作矫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了充分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洛阳中院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少年审判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历经二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苏省政协恢复活动以来,到去年为止,已有23位省政协老领导先后谢世。政协是老同志比较集中的单位,老同志秉承老传统,开创新业迹,留下许多可歌可颂的勋劳。逝者已矣,风范长存。凭回忆所及,择记一二,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58.
由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意博联(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公司全程组织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十五世纪一二十世纪”于今年3月10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旨在传播和增进我国人民对意大利及欧洲传统绘画艺术的了解,并以此加强中意两国之间深入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9.
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套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等(原件),是记录着我国新式教育初肇阶段原始状况的重要实证资料。一经展出,立即在知识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尤其受到收藏界、史学界等各方面专家的高度重视。这份文献的被发现.填补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教育制度演变方面实物资料的空白.对深入研戊戌变法以及中国近代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夏勇 《中外法学》1985,(2):8-11
<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首先使用了"了解权"(The right toknow)一词,从此,在美国,"了解权"就被作为"保护和扩大‘出版自由’权利的理由"而广泛沿用。然而,了解权究竟是什么呢?哈罗德·克劳斯认为,了解权意味着"公共事务乃公众事务"。顿·丕姆则评论说,了解权是一个"以共含混不清而邀宠取胜的词藻。"有些学者曾试图从美国宪法及其第一条修正案的涵义中探寻了解权。当盖尔翰论证说了解权原则是"如此广远而玄妙以致于它不可能运用于裁决讼案"时,了解权就已经对法官的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