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0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判决书的叙事说理是判决结论的事实基础和理论依据。二审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是最终解决当事人权益争议的书面决定,也是执行的依据,更是充分体现司法公正和法律真义的精神产品。因此,准确叙事、充分说理,在二审民事判决书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2.
少年曹杨见义勇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他讨公道的父母因为缺乏证据鞠掉了一审官司。二审法院坚决贯彻“司法为民”精神,主动取证,科学执法,一纸公正的判决告慰了曹杨的在夭之灵。  相似文献   
43.
在我国刑事二审改判制度中,二审法官常常要面临着在道德风险、职业风险和人际风险之间的艰难选择。这种状况是由我国二审改判制度的风险环境造成的,而法官们则采用请示制度、发回重审、有罪推定的方式予以应对。改善刑事二审改判制度的风险环境以保证司法公正,有赖于对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刑事二审审理范围、改判适用条件及程序等进行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44.
45.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型上诉”“留所服刑型上诉”等现象。为抑制被告人滥用量刑上诉,检察机关以抗诉加以应对,引发学界及实务部门的广泛争议。检察机关认为量刑上诉违反诉讼契约,损害诉讼效率,可以推出其非自愿认罪认罚从而导致一审裁判错误,进而提出抗诉。然而,以量刑上诉推出非自愿认罪认罚不符合认罪认罚的阶段性特征,不能推论一审裁判为“确有错误”。抗诉既不符合抗诉对象回溯性的特点,也不符合抗诉理由法定性的要求,容易诱发报复性抗诉从而不符合抗诉目的正当性的要求,抗诉理由与上诉理由混同不符合抗诉理由独立性的要求。尤其是,以抗诉应对量刑上诉系不合理限制上诉,有违二审终审制以及上诉不加刑制度,不利于改善现有机制控辩协商不足的缺点,可能会掩盖认罪认罚从宽中的问题。我国应当在保障上诉权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简化二审程序,以化解滥用上诉权所带来的诉讼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建立上诉说理制度、实行有限审查原则、缩短二审审理期限等。  相似文献   
46.
在律师行业闯荡了15年,凌霄松怎么也未料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安徽律师作伪证被判有罪第一案的主角。巢湖市中级法院2001年12月10日作出二审判决,判决认定巢州律师事务所原律师(该所主任)凌霄松伪造证据罪成立,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终审判决。无罪辩护凌律师抛出24个证人2000年3月份,巢湖市居巢区检  相似文献   
47.
《“杀妻案”主角二审被判无罪》,这是2005年12月25日《燕赵都市报》的一个醒目标题。该文用近整版的篇幅报道并高度评价了张新亮“杀妻”案的终审结果,认为这一“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终审判决,“是河北省在刑事审判领域中先进司法理念渗透的一个典范。业界共同的认识是,以张新亮案为代表,今年以来,我省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48.
对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问题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死刑核准权上收是尊重生命权的必然选择;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分开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确立了被告人开庭陈述权。它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防止法官预断,实现司法公正。但实践中仍存在着忽视被告人开庭陈述权的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0.
2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即将提请第十八次常委会会议二审的《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草案)》(修改稿),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副秘书长朱言文主持。法工委副主任黄钰介绍了该法规的起草过程及其他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