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16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7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768篇
中国政治   2359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96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普洱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芳 《创造》2003,(5):28-29
对世界来说,普洱茶是世界上有相当影响的名茶;对中国来说,它是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对云南来说,普洱茶是我省历史上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首屈一指的名牌。还有前些年有关专家对普洱茶累积的无形资产作过评估:认定普洱茶是一个有着300多亿无形资产的品牌。实际的情形是,普洱茶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资源优势,而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基于此,笔者以为,普洱茶发展到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前半叶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耘 《思想战线》2003,29(1):98-102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0年代末及 80年代的系统研究 ,直到 90年代以来的多维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94.
95.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云南卫生战线的实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全国卫生和中医药工作会议、省第七次党代会、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与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努力开创我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6.
神山森林传统的传承与社区生态教育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晓春  周鸿 《思想战线》2003,29(1):51-54
“神山森林”是具有文化内涵、被山地少数民族村社传统文化保护的自然森林块。作为崇拜对象受到严格保护的神山森林 ,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大田坡和百花岭两个行政村 ,在神山森林保护的传统中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区生态教育活动 ,其中传承神山森林传统的“社区共管”方式 ,可为今天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快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云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探讨云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云南省以往GDP增长与就业增加的关系分析.过去形成的GDP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存在着趋势减弱的状况,单纯依靠GDP增长并不能确保就业的长期持续增加和失业问题的解决。由于不同产业、行业和不同投资性企业对就业增加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GDP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信息点击     
《今日民族》2004,(6):63-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