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215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826篇
中国政治   2422篇
政治理论   134篇
综合类   97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Kuang WJ  Huang P  Tuo Y  Sun RF  Li SB 《法医学杂志》2011,27(2):112-116
目的 基于9个CODIS STR基因座(CSFIPO、FGA、THOI、TPOX、vWA、D3S1358、D5S818、D7S820和D13S317)分型数据,探寻云南地区10个主要少数民族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动特征.方法 计算出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和分化指标F、θ、f和Gst.分别采用Phylip 3.6和Arlequin...  相似文献   
992.
云南     
《创造》2011,(7):20-21
六大工程提升云南整体节能水平 “十一五”期间,云南在省内多个行业重点实施了余热余从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拖优化、  相似文献   
993.
王爽 《创造》2011,(6):23-23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信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定于今年6月11日至17日为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6月13日,"2011年云南节能宣传周活动"在昆明市南屏步行街广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94.
《今日民族》2011,(1):3-3
(本刊讯)2010年12月18日,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要继续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今日民族》2011,(8):27-29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大学已形成以省部级重点学科专业、研究基地、高级别的研究课题和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为支撑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类学科群,其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主要有民族学、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管理学、化学(民族药)等,都已取得了较突出成就,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类学科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996.
997.
上世纪90年代云南边疆地区对外开放后,由于受邻国边境特殊政策、文化因素、与邻国教育阶段及人才需求结构、区域外大国介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边民出现了较大规模数量的外流。这种情况使我国的边疆安全与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挑战,亟待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998.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多样的民族文化具有和谐的特质,这为云南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是云南实现社会和谐的独特优势。文章通过对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关系研究,旨在分析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探寻其多样文化与和谐社会良性互动的规律与实现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繁荣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9.
习惯法是现代成文法的源头。产生于氏族社会的习惯法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历久不衰,焕发着活力。习惯法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起着同样的作用,它也是中国固有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定彝族的习惯法在历史上是一部定纷止争的准法规范。在武定彝族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多的习惯法因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而被废弃了,但习惯法并没有因此而被彻底废除,它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见,武定彝族习惯法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它在武定彝族中仍有一定的地位。了解武定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渊源,把握其发展规律,协调好其与国家法的冲突,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武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民谣的魅力     
赵德庆 《创造》2007,(2):95-95
<云南映象>火遍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此乃预料中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于舞神杨丽萍来说,火,是正常的;不火,是不正常的.试想,一个心浮气躁的年代,一个只知整钱的年代,一个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年代,能够清心寡欲,淡泊明志,一门子心思泡在穷山沟里搞艺术,而将一切诱惑拒之门外,大不易(不信么?你来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