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61篇
中国政治   26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南岛的母亲河——南渡江从五指山奔泻而下,到入海处一分为三,孕育了一片美丽富饶的河口海岸。古人把那里叫做白沙口,也叫白沙津、白沙港,今人则习惯称之为“白沙门”。  相似文献   
102.
2005年以来,中共云南省普洱市委、普洱市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把茶产业打造成普洱市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将茶产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全力打造,茶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3.
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唐·陆羽《茶经》滚烫的开水入杯,几片绿叶随之舒展,淡淡茶叶的芳香随后飘散……说起茶,你也许觉得它只是区区几片叶子,生活中众多饮品的一种选择,无足轻重。然而翻开历史,我们发现:茶,已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如今,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相似文献   
104.
高邮晚茶     
刘建春 《新民周刊》2022,(33):33-33
高邮通高铁后,我曾去喝过早茶。如果说,早茶喝的是一种风度、一种恬淡、一种悠闲,那晚茶,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那天下午,我又一次乘坐高铁来到高邮,寻访高邮晚茶。汪曾祺说,高邮这地方有“吃晚茶”的习惯,每天下午四五点,人们要吃一次点心。  相似文献   
105.
寒冬时节,在余庆县白泥镇迎春村,杨秀丙正在打理他承租建立的10亩育苗基地,2019年亩产10万余株,总收入达60万元。"还是种茶好啊,市面上茶苗需求量大、行情好。”杨秀丙望着满园的茶苗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106.
每年,总有一些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写信向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阎肃请教:"您是怎么成功的?"被誉为"艺坛常青树"的阎肃,回答只有简简单单8个字——"天分、勤奋、缘分、本分"。他戏称这8个字就是他登顶艺坛的"敲门砖",而他尤其看重的是"勤奋"。妻子李文辉说:"老阎的驼背就是他勤奋的证明。我看过他中学时的照片,身板挺直的。30岁前,老阎连一个休息日都没有,常常是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书看一天。"如今的阎肃依旧勤奋,虽已八旬,可从来没有在凌晨1点半前睡过觉。对此,阎肃  相似文献   
107.
《当代贵州》2015,(4):51
<正>1月上旬,贵阳市近百家机关单位400余名机关干部在金阳参与"尝贵州茶叶,品贵茶文化"活动。活动上,市茶办工作人员介绍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用茶艺表演展示贵州的茶文化。贵阳市农委为贯彻《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开展多层次的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  相似文献   
108.
云海茫茫,林屏叠嶂,巅连直接苍穹。溪弦缭绕,飞瀑卷银龙。万里云蒸霞蔚,险崖处,松柏葱葱。补天手,沧桑历尽,气象倍峥嵘。  相似文献   
109.
窦刚 《法治与社会》2011,(10):68-68
2011年,茶坊镇在富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大川烟菜塬区果,城郊三产兴工贸;强化基础建新村,发展产业增收入;发挥优势带城镇,统筹城乡促发展”的特色发展思路,开展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强镇富民,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相似文献   
110.
《共产党人》2013,(15):62-62
地椒子,又名百里香,为唇形科植物,半灌木,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长,是遍布于宁夏南部山区及六盘山一带的野生药用蜜源草本植物。每当端午节地椒成熟之时,人们从野外采摘其茎、叶、花,洗净泥土,用微火焙干、揉碎、开水冲泡,便成了清凉甘甜的地椒茶。可热饮、凉饮、也可隔夜喝。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