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31.
梁梅华  朱爱连 《世纪桥》2009,(23):49-50
张载认为人性是二分的,有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区别,而德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那本然为善的天地之性。建立在人性二分基础上的德育思想主要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对教育者而言,他们应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教育的技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332.
第三代人的美国书写之起始时限,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国人最初书写与传播美国的镜像,即便加以学理的严格限制,亦可追溯至1840年海通之后。这里暂举一例。1848年,在福建做官的山西人徐继?写成《瀛寰志略》,其中就有关于美国(当时还叫“米利坚”)与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先生的专论。依照徐氏极具本土气息的观念与话语,华盛顿被建构为一个类似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统治者尧舜般的高贵形象,而美国开国的独立战争与政治建制等功劳,都归诸他“仰之弥高”的一身,他成为开创“三代之制”的圣主。徐继?这样刻画他心目中的美国历史图景:顿(华盛顿)既…  相似文献   
333.
《槟榔屿志略》是一部有关于东南亚的历史笔记,作者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参考前人的著述,对槟榔屿的史地和社会经济均有较详的描述,尤其对于华侨的论述更值今人重视和研究。本文从清政府对华侨的政策、华人的经济以及华人的社会生活三方面探窥晚清的海外华人社会。  相似文献   
334.
李荣 《传承》2008,(18):88-89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突破当时"华夷大防"的传统观念,突破当时中国人狭小的世界观,大力地弘扬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对当时以及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5.
“腰箍”是德昂族服饰中最具有民族色彩、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历史悠久,自唐代樊绰写的《云南志》(《蛮书》)所称“茫蛮部落”妇女特有的“藤篾缠腰”之俗在德昂族中一直延续至今。腰箍有以下用途:一是作为男女青年忠贞爱情和友情的信物;二是作为嫁妆或祝福;三是作为聪明贤惠的象征。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戴腰箍并以多为荣。  相似文献   
336.
2006年10月,张功耀教授发起了网上"取消中医"活动。何祚庥也在网上发出了这类反中医的话。引来了无数争议。有赞同的,但大多数是反对的。本文从哲学对科学的划界、辨证法等方面对中医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7.
墨子教育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利天下”为第一要务,以“非乐、节用、节葬”为介质,以“天志”为依托,推行“义”政.最终培养“兼士”及实现“兼爱天下,以利天下人”的社会理想。如今,民生难题如何攻克,须对流变中的墨子教育思想加以传承、汲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338.
岳永逸 《思想战线》2005,31(3):95-102
改革开放以来,与河北C村娘娘庙会相关的起源传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在现今国家话语控制下的乡村社会,原本以解释敬拜实践为核心的乡村庙会起源传说被仪式实践强化、再造,二者再在主流话语对乡村庙会的"民间文化-迷信"两可表述的裂缝间,共同型塑着地方社会,进行着地方社会的结构过程.由对此个案的民俗志研究,可以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初步指明"民俗作为一种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339.
340.
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入日常生活成为新教育社会学鲜明的研究主题,构成了区别于实证主义研究策略的“另类”研究。现象学中“生活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知识社会学进行了思考尝试。本文指出新教育社会学在探询一种视界,一方面能连接宏观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又能重视其中个人的生活史。社会结构形成于人的主体认识不断诠释与协商的开放的动态过程中,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强调形成(becoming)而非形态。人种志研究为我们指明了如何走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